第一百一十六章汪兆銘精衛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人會變,格卻不會變,立場不堅定這種破綻將會一生跟隨著這個人。

宋彪此時倒是沒有太多的考慮過這一點,他對於汪兆銘的期盼並不高,可他剛坐下來,汪兆銘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和他繼續稱讚道:“宋將軍,您所提出的漢族應當有漢族的皇帝,推行君主立憲制,效法德強國,維持中央集權統一之國體,建立強大中華帝國之理念,對學生觸發極大,學生願意誓死相隨,共同革命,推翻滿清暴政,建立中華帝國。

宋彪聽著這話,總覺得有點諷刺,思量片刻才道:“客觀的說,滿清並無暴政,滿清在中國實施的只是一種殖民之政。滿人畢竟是少數族裔,他們和我們漢族並沒有統一的利益基礎。民族是部落之體的現代延續,各族在本質上都只顧及自身,如果不是出於最後的統治需要,維持他們像寄生蟲那樣生存著,滿族是完全不必考慮我們漢人的生死,若是他們能夠自食其力,並且可以永久富足,我們就算是死絕了,他們也不會在乎。所以,滿族在中國只推行殖民之政,以我等為牧羊,自我們身上取走皮養活他們,為了維持這種關係,他們甚至也願意和洋人分享我們的皮。這就是清帝國不斷衰落,任由洋人欺凌而不做反抗的原因,我們不能繼續這樣任由欺凌啊。”諸人聽了這番話,彼此之間都是一片沉默。

容星橋嘆一聲,道:“將軍所言甚是,令我等枉然驚醒,如今將軍手握重兵,封疆三省,又有革命之覺悟,必將是我國族人的希望所在。”鄭桂廷因為加入的比較晚,實際上比汪兆銘還要晚幾個月,當即就表態道:“將軍,為了我們華人之命運,鄭某人在本也小有家財,願意毀家抒難,支持將軍的革命事業。”作為宋彪最主要的秘書,舒方德當即笑道:“鄭先生,容先生,您兩位在商界聲望極高,軍座的大業,正是需要兩位鼎力支持。正所謂同富貴,共患難,為民族共繁榮而當攜手奮進啊!”容星橋讚道:“舒副官說的好,說的好啊!”宋彪也是微微頷首,卻又和鄭桂廷道:“中國需要資本家,資本的自由發展和推進社會進步的因素恰恰是中國所缺乏的,所以,鄭先生不用毀家抒難,當奮起而上做第一的當代資本家。至於革命經費,如今倒不是很缺,缺的只是廣泛的認識和覺悟而已。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兩種革命和進步,一是民族之進步,二是資本自由和民主自由之進步,在這兩個基礎上,無論是民主帝國體制,還是民主共和體制,本身都並不重要。”說到這裡,他繼續和在座的每一個人解釋道:“很多人熱議共和體制,但在全世界範圍來看,除美國和法國之外,施行純粹的共和體制的成功國家非常少,絕大多數的列強依然採用君主立憲制,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在於向民主過渡需要百年之久,對英德等國需要百年之久,對我們這樣的國家則需要更長時間。我認為君主立憲體制對我國來說確實要更為合適,第一,中國人口眾多,我國有四萬萬人口,98%都是不識字的農民,如果不能像法國、美國那樣將選票普及給每個人,所謂的共和體制只是英政治和各省聯邦政治,中國就極其可能陷入各省獨立自治的分裂局面;第二,中國普遍缺乏現代覺悟的軍隊,各地軍隊都是舊式領導,不可能在政府替之時有效的維持軍隊的穩定,很可能出現秋戰國和元末之時的軍閥群雄混亂的局面;第三,歷史之慣,中國幅員遼闊,草莽豪傑眾多,歷代朝政更替都會有大規模的軍事混戰,清政府滅亡之後也不會例外,革命即便成功,佔據各地軍政要員的位置依然是舊官僚和舊軍閥,強行為了理想主義的共和之夢,而強行推動中國實施共和體制,最終只會讓整個民族繼續混戰五十年,加上外國列強乘機作亂和肘制,一旦出現亂況,五十年內也不能統一全國。所以,我認同的革命目標只能是建立漢族統治的君主立憲制,推翻滿人殖民統治,實施憲政內閣責任制度。”宋彪關於中國應該走君主立憲制的三個論點是很清晰的,也是容星橋、汪兆銘等人選擇加入新華會的原因,對大家來說,推翻滿人政權是第一步,避免出現各朝末期的軍閥混戰是第二步,建立漢人君主立憲制的現代國家則是第三步。

在蔣方震和舒方德的宣傳下,眾人對此觀點雖然都已經很清楚,等宋彪親口說出來,大家還是一致鼓掌贊同。

鄭桂廷道:“將軍思慮長遠,國之大幸,保皇和維新之爭,我輩支持維新,維新和革命之爭,我輩支持革命,共和與立憲之間,我輩再選後者,此乃我新華會之宗旨。”諸人也是一同稱讚。

雖然宋彪的新華會目前基本就這麼些人,可大家還是能夠覺到真理就掌握在他們這些少數人的手中,他們的道路才是正確的。

汪兆銘當即道:“宋將軍,我回本之後就打算建立新報刊,以新平臺號召新革命,號召同胞效仿德,建立中華帝國,廢除滿清皇室,實施君主立憲制,維持國家之統一,民族之昌盛。”宋彪點著頭,道:“任務艱難,你在本要多加努力,經費上倒不是太大的問題,我會通過遠東商行不斷給予你支持。今年還是新華會和中華革命會的籌建期,暫時沒有大的活動,從明年開始,中華革命會每年會有一百萬圓規模的鉅額經費,應該足夠你在那邊的活動了吧?”汪兆銘笑道:“肯定是夠了,我在來此之前一直和光復會的諸位同仁商談,總的來說,比起同盟會和興中會,我們和光復會的理念更為接近,特別是蔡元培、陶成章和章炳麟三位先生,他們都和我有過談,因為理念相近,他們也勸說我加入光復會,只是我秉持蔣方震的意見,還是堅持主辦中華革命會。”宋彪想了想,道:“如果大家的意見真的能統一,其實可以考慮兩會合並,宗旨還是喚醒更多國民參加到這場大革命中。”很多人誤讀清末革命史,總以為同盟會革命黨為革命之主,實行並非如此,革命雖然進推倒了滿清,光復會和立憲派也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而光復會之革命思想基本和宋彪是一致的。

光復會粹之極多,如果真能和宋彪的新華會合併為一,完全可以主導中國政局,在消滅滿清之後再和立憲派聯合,無論是在軍事力量,還是政治力量和群眾基礎上都要遠勝於同盟會,如許紹棠、魯迅等人也是光復會成員。

所謂清末之共和思為大勢所趨,此皆謬論,對中國這樣帝制基深厚的文明古國而言,君主立憲其實更為穩固,民國之亂,正在於民眾、革命黨人和軍隊都無真正的共和思想如光復會領導人陶成章所言,革命就是改朝換代,恢復漢人之河山,而章炳麟則是帝制之生蒂固的堅持者,縱然是蔡元培也長期持有此念。

袁世凱稱帝之敗,不是敗在稱帝,而是他一無立憲之思想,二無號令天下之基,三不得民心,四是政敵太多。

聽宋彪如此一說,見他也有意和光復會合作,汪兆銘微微一怔,隨即道:“那倒也是,我回去之後一定會和蔡先生仔細商量。”宋彪吩咐道:“不要拘泥於細節,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當聚眾而起,揭竿而上。

不過,這個世上總是人多口雜,暫時涉及到我的部分還是用宋治中的化名吧,或者索就不談姓氏,只說是治中先生。”汪兆銘和鄭桂廷都默默地點頭,牢牢記住這一點,他們是在新華會在本活動的兩大組織者,前者在前面活動,後者在後面支持。【[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塵世丶戲子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您來起點起點首發◢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前兩章的章節編號錯了啊,居然沒有發現,昏死)在得到俄國外部的默許後,已經在謝葉尼斯基準將的配合下,這場關於東三省鐵路經營權的爭奪戰迅速開始變得白熱化。

由於東三省鐵路修建計劃是東北新政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際上對各國來說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各國幾乎都是以東北新政諮詢為由,試圖開啟鐵路合作計劃。

隨著其他各國加緊,德國駐華公使施特拉也抵達大連和宋彪會晤,雙方就東三省和整個東亞地區局勢等問題都做了非常細緻的談。

和京汊鐵路的各國平等團結對付清政府的局面不同,由於俄法和英的對抗,以及俄國暗中存在的強烈排英彩,各國本不可能團結一致,這就給宋彪留下了足夠大的舞臺空間。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宋彪周旋於各國之間,巧妙的利用此事和法俄兩國達成《東三省金融管理法案》的基本意見,東三省總督衙門首先和法、俄兩國達成一致,即除東三省官號“東北銀行”外,其他各家銀行無鑄印金屬貨幣權,東三省除租界區外,一律止使用外國貨幣,各銀行如要發行三省通行紙鈔,必須以東北銀行鑄印的關東銀圓為基礎,並且必須有獼的準備率。

在此基礎上,三方默認只有東北銀行、遠東銀行和俄法控股的華俄道勝銀行具備發鈔權。

東北銀行聘用法國人擔任金融顧問,從法國進口機械設備、染料用於鑄造和印刷貨幣,由法國幫助東北銀行進行製版,以及防偽設計。

在大連一行的最後一天,宋彪才將這一天的行程留給新華會駐本留學生代表汪兆銘,蔣方震在本逗留了很長時間,在積極接觸本各方和留學生的同時,也緊密的傳播著宋彪的革命理論,並且為宋彪的新華會發展了第一批會員,其中最為著名,也最有組織能力的人就是汪兆銘。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