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帝国之所以如此不惜重金,正因为帝国海军长期存在一定劣势,唯有靠空军的优势才能弥补在南海同本竞争的缺陷,而且飞机巡逻的效率也要远高于海军。
宋彪不仅是第一次到南海岛屿巡查,实际上也是第一次登上这样的小岛屿,舒萱皇后也是这样的,因此而显得特别有兴致。
这里的条件倒还是很艰苦的,如果不是军垦总局本身就有充裕的经费应付此事,宋彪真的很难想象常驻在这里的六百多名将士如何生活。
军垦局的轮船几乎从不停歇,每周都要往返一次,向岛屿运输补给物资,本地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鱼类、椰子、香蕉和木瓜,主要的补给物资来源于巴拉望岛,菲律宾华商李庆元特意在此买下了大片田地,雇佣闽南同乡在这里种植水稻,军垦局的轮船就在公主港停靠,运送物资前往太平岛和其他几个有驻军的南海岛屿。
北有永兴,南有太平,帝国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抵卫整个南中国海,而在这个时代,它最大的意义就是遏制本海军南下进入东南亚。
永兴岛和太平岛本身也是最大的驻港基地,随着两个岛屿的逐年扩建和港口条件的改善,都将在此设立物资中心,周边小岛礁的补给都靠这两个地区来维持,而在这里驻军的空军规模也将逐步扩大,覆盖南海军主力舰不能长期在海上停驻,宋彪和舒皇后也只能是在此短暂停留了两个小时,随即就返回军舰,继续前往菲律宾访问。
宋彪称帝以来,随着中美关系的渐改善,菲律宾就一直是闽粤人口南迁的重要地区。
帝国在中央政策上大力支持“下南洋”也是迫不得已,北方人口可以向北四省、新疆、远东、东三省、新西伯利亚这样的地方逐步迁移,南方人口更多,而且没有合适的新移民地区,下南洋就只能解决人口危机的一个重要策略。
一战前拿回老挝的宗主权,一战后得到了巴布亚,中苏战争结束后再从法国买入柬埔寨,《华盛顿条约》同英国签署自由投资协约,实际上都是帝国为了解决南方人口生存力。
在帝国中央政策的推动下,四川人口开始大量迁入云贵、挝、缅、泰,特别是老挝,中央专门在四川设立了移民局,通过设立招垦的方式推动人口转移,在全国东部省份都还没有完全实现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帝国就在老挝实行了义务制的汉化教育,投入资金疏通水利,修通公路和铁路。
老挝铁路实在是太难修建了,难于登天,比云贵铁路还难修,即便如此,帝国还是在力推铁路工程,竭尽全力将中南铁路网和成昆铁路联系起来,使得更多的四川人口向南输送。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菲律宾的华人增加到了近百万的规模,老挝华人也增加到了四十万,按照帝国的规划,老挝和柬埔寨的移民工程还会继续推进,帝国最终考虑将老挝纳入自治省的范围。
通过推进下南洋,帝国在过去二十年间对人口力最大的闽粤桂川输出人口七百余万,这些青壮劳动力对于南洋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华商在各地的经济实力也随之高涨。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华人和当地人口的冲突也在加剧,帝国外务省选择了一种支持海外华人自卫的政策,鼓励华人在外国保持自卫武装力量。
对于这个问题,荷兰已经基本没有争议,英美的争议还是很烈的,特别是因为,在英国控制的缅甸,整个缅北的华人数量
增,华人和缅人的冲突时有发生,鉴于中国的陆军实力过于强横,在云南,中国又一直保持重兵,英国在处理华缅冲突上只能选择偏袒和安抚华人武装,同时也在不断通过外
努力,希望中国停止支持华人武装自卫,因为华人武装的
械弹药全部来自于国内的武装弹药公司。
在菲律宾,华人主要云集在马尼拉和林加廷湾地区,特别是华商投资比较集中的林加廷湾一带,中信公司持有周边碧瑶地区的大量金矿,这是华人的主要聚集区,而在整个林加廷湾,华人数量从过去的十几万增到六十余万,占据当地人口的一半,加上华人血统的部分,华人已经控制着林加廷湾地区。
美国对此也缺乏很好的应对之策,正是因此,康恩斯.范德堡才决定在此和宋彪举行会谈,在划定中菲疆域时,也就菲律宾的华人问题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探讨。
此时的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很复杂了,此前几年因为当地外国报刊报道菲律宾人在中国被屠杀了二十多人,一度引起极为严重的排华事件,出于和中国的特殊关系,康恩斯亲自抵达马尼拉,而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戴锦华也积极宣传,最后以严惩这家西班牙商人的报纸为结局,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反而还有十多起华菲事件,大多都是菲律宾人挑衅和攻击在先,华人被迫用武力自卫。
如果是荷兰殖民地,帝国大可直接派遣舰队上来镇当地,只是这里毕竟属于美国殖民地,帝国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同样的,美国对艴也不能采取武力镇
华人武装,美国本身在菲律宾的驻军鲩重不足,加起来不过四千多人,而菲律宾华人中持有
械的数量已经超过数万支。
1924年的排华事件的最后结果是很恶劣的,直接导致菲律宾华人武装自卫军的成立,对中菲之间的关系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因为华人武装背后有台湾走私械的问题,菲律宾本地人又缺乏武装,一路被杀的很惨烈,导致问题更加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