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下南洋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这就是神武复兴。

它注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篇章,被后代们无数次的仰慕和崇拜。

你不能期待国家和民族的支柱在一瞬间都成为民主人士,变成法制社会的基石,但至少能让他们在儒家、重法、仁政、现代、西化、民族主义、光复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达尔文主义等等思想中寻找一个锚柱,拴住所有的船只,稳定所有的洪,让整个社会有一个总体向前发展的大趋势。

宋皇帝就站在这里,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体和灵魂去支撑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他的威信和地位其实在更大程度上都是国人所赋予的,他只是各种思想者的寄托,人们愿意夸大他的存在,并一厢情愿的相信因为有他的存在,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将是安全的。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的每一句话都会有着无比沉重的分量,鼓励和趋势人们为之向往,为之努力,他说中国需要现代的实业家,于是国民就会踊跃的想要成为实业家;他说中国文化需要改良、继承和光复,于是国民就会踊跃的改良、继承和光复传统文化;他说中国需要最为优秀的军人,国民就会踊跃参军,报考军事院校…。

正是因此,宋皇帝很多时候都会选择沉默。

他有的是如火焰一般高涨的情,但却不愿意犯错,因为他一旦犯错,就将对国家和民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上海视察之后,虽然觉到了很多经济上的问题,宋彪却沉默寡言的一句话不说,只是将他认为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低调的转达给内阁,让内阁想办法收缩信贷,挤上海等大城市的地产和股市泡沫。

在此之后,他乘坐海军震旦号战列舰,在一艘青州级战列舰、两艘抚顺级重巡、两艘锡林郭勒级轻巡和四艘驱逐舰的保护下前往菲律宾访问。

在菲律宾,他将和正在菲律宾的美国国务卿康恩斯.范德堡会晤,就中菲领土划分问题做出一次重要的协商谈判,按照事先的协商,中菲将会确定以吕宋海峡为分界线海峡以北的巴坦群岛将归属帝国台湾省辖区,沿帝国所划分的领海线,将以后可能存在争议的南中国海都划入帝国辖区。

在这一时期,这样的划界并无什么不妥之处,也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这将是美菲同中国的正式政府协约,以后就将再也没有争议之处。

至少对中国而言,这是没有争议的问题。

在前往菲律宾的途中,他会顺道经过黄山马礁正式将该岛改名为太平岛,寓意南疆太平,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谁说中海军没有较量,在一战期间帝国就乘机和英法达成协约使得英法承认南中国海上的所有岛屿归属中国。

此后,帝国海军一直在和本海军围绕这里进行争斗倒是觉噫不大才选择退让,在帝国完全控制了南海各地岛礁后,立投入资金在各岛礁上进行扩建,保留海警驻营。

经过太平岛,访问菲律宾之后,宋彪还会前往文莱访问,再前往柬埔寨,最后视察老挝,结束行程之后再重返广西,乘坐火车返回国内视察帝国位于武汉的第一座长江铁路大桥,此后就直接前往庐山度假。

这就是他在1928年上半年的所有行程安排。

得益于通的便捷和君主立宪体制,在中国历史中的所有皇帝中,宋皇帝肯定是留在京都时间最少的皇帝,每年之中,他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外地视察。

4月上旬,宋彪乘船正式前往菲律宾,4月5,海军在太平岛附近停驻,受港口条件的限制,宋彪和舒皇后只能乘坐一艘驱逐舰前往太平岛,并且将宋彪亲手题写的“南疆太平”石碑运送过去。

从1921年正式占据此岛后,帝国海军就驱逐了在这里经营鸟粪磷矿的本商人,将岛屿转给南海军垦局管辖,并在这里逐年投入资金增建基础设施,不惜资本围海造田,在周边修筑水泥堤坝,从菲律宾进口沙土填充,将面积从049平方公里逐步扩大为12平方公里,修筑了机场、港口、地下水库等设施,还打通水井,由南海军垦局在这里安置渔民。

军垦局在这里设有一个军垦巡逻支队,拥有8架飞机、4架水上飞机、两架运输机,本身还有两艘大型巡逻艇和一艘货轮,由于淡水资源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用于收集雨水的地下水库也一扩再扩。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