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總是有外國政客相信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無非因為他們的人口像蝗蟲一樣多,如果真的要爆發戰爭,黃種人不可能是白種人的對手,此前蘇聯在1920年的戰敗,以及意大利在埃俄比亞的戰敗都不過是兩個特例。

這種言論在歐美國家中並不缺乏市場,很多政客和種族主義者都會這麼說。

要相信一個事實,在1940年的時期裡,種族主義者才是世界的主,廣義上來說,直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還處於種族主義者的統治中。

中華帝國在這個時期想要崛起為真正的世界霸主,還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將自認為最能打仗的白種人——德意志民族擊潰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當然,這也沒有太多意義,只要他們想要實施種族歧視,種族歧視就將無所不在。

所以,唯一的好辦法就是真正的統治世界,不管是經濟、軍事,還是其他,向上帝之鞭那樣,將整個世界都置於中華帝國的統治之中。

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中國人可能缺乏德意志民族的那種特殊嚴格的紀律,但是,中國人有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獻身和吃苦耐勞的神。

中國人是勇敢的。

中國人也有強烈的對勝利的渴望。

中國和德國都在極盡可能將一切資源都調到伏爾加戰役的戰場中,中華帝國的優勢更為明顯。增派的部隊和物資更多,戰術和裝備上更為強大。

幾經戰亂的伏爾加格勒早已成為一片魔鬼之城,斷臂殘垣,狼藉不堪,沉重而堅固的鋼鐵坦克碾壓過城市的廢墟,發出咔咔嚓嚓的怪響聲,第14裝甲步兵師的士兵跟隨著坦克和步兵裝甲車在廢墟中不斷前進,兩軍的狙擊手在城市的廢墟到處機動作戰,不時有冷冷的槍聲響起,或是連續爆發一陣陣的機槍掃

在戰術訓練和裝備的不同情況下。兩軍的作戰方式也有著明顯的差別。德國步兵通常以通用機槍mg34為主力的火力點,構建簡易的機槍壘,搶佔高點和重要的控制點,而帝國步兵在連一級主要依靠火箭筒這種特殊的新式兵器。

在戰術訓練中。雙方的差別就在這裡。圍繞不同的優勢武器進行攻守。帝國步兵在訓練中總是要求伴隨坦克和裝甲車前進,雖然帝國也有同mg34類似的tg35\40式通用機槍,但在實際的戰術進攻中。更多依靠的是步兵戰車上的12mm口徑的m20重型機槍扮演主要的反擊火力,步兵需要在第一時間通過配合坦克和裝甲車的火炮,採用火箭筒\榴彈槍\迫擊炮的方式快速排除對手的火力點。

班一級主要匹配槍掛式30mm榴彈發器,有效程是300m,這是帝國陸軍在班一級最重要的據點攻擊火力,與之配合的是火力更為強勢的m35突擊步槍,但在排一級,帝國陸軍已經匹配了ht33式45mm火箭筒和60mm迫擊炮,可以有效展展開立體式的陣地進攻。

納粹德軍在大機械化的閃電作戰中,過度強調坦克的核心地位,為了速度和機動,大部分減低了步兵在班和排級的火力,德軍士兵在班一級的擲彈器雖然輕便,但是完全不能和更為準的榴彈發器相抗衡,在排一級,僅依靠m34通用機槍的火力截擊能力,也無法有效對抗帝國陸軍在排一級單位構建的立體攻擊,特別是在面對m20重機槍時,通用機槍的口徑還是不能保證足夠的反擊力。

雙方在伏爾加格勒已經展開了為期兩週的拉鋸戰,結果是德軍不斷被推出城市,傷亡也更嚴重,德軍的30mm口徑的反坦克炮雖然輕便,但在作戰效能上,通常很難在400m內有效打擊mbt系列的坦克,在750m以內的距離才能有效攻擊帝國陸軍的mbv步兵戰車。

現代軍事裝備的長短總是相互制約的,mbv2\3系列的步兵戰車所列配的m20重機槍,在1300m的程內都擁有極強的反步兵炮和步兵機槍據點的能力,為了有效的在城市巷戰中展開進攻,帝國陸軍在mbt35坦克的基礎上改進出前線工程戰車,安裝了更重的動力引擎和龐大的推土裝置,或者是壓強排雷裝置,可以有效的清掃戰場,使得坦克和裝甲車能夠快速向前推進,而訓練有素的士兵在推進過程中更為分散,通過步兵的協同作戰,有效剋制敵軍的據守反擊。

德軍在戰場中大量保留坦克進行巷戰,這種戰術避開了四號坦克相對於mbt35\40坦克的缺陷,但是在放棄機動大規模作戰的前提下,四號坦克對帝國陸軍所能產生的威脅也大幅度的降低。

雙方不斷在戰術環境中相互牽扯,不斷反覆進攻和爭奪,總體還是帝國陸軍佔據較為明顯的優勢地位,衛立煌上將試圖用直升機的加入,儘快解決這場巷戰,但是效果並不好,轉而繼續使用直升機編隊,繞道對敵軍的炮兵陣地和補給線實施突然襲擊,仍然對德軍有著極高的作戰價值,在德**工部門給予較大的技術改進,研製出可以有效剋制這一戰術的裝甲車之前,至少在伏爾加格勒戰役中,德軍面對帝國陸軍航空團的武裝直升機編隊還是無解的。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