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柚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當然,三大飛機集團背後都有強大的財團支撐,即便沒有zhōngyāng軍部的合同,三家公司也能聯合其他各家小公司自行出資研發新型軍用飛機謀求海外市場,特別是在軍用運輸機和直升機競選中大失敗的福州重工,在母公司南洋財團的支撐下同時啟動了兩個非軍方的科研項目,並試圖在中小型噴氣客機的市場上佔據更多份額。
有競爭是好事。
在江南重工的壓力下,東北航工集團同樣是依託整個東北重工財團的支持,全力投入到三大軍機項目和大型噴氣客機的研製中,這當然也是要保障東北在整個中國航空工業中的領先地位,關係到整個財團和超過四百家關聯企業的集體命運。
在這個帝國時代裡,東北的強大有著很多必然的因素,比如說先發優勢,以及東北及周邊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等等因素,為了和東北財團抗衡,江南、南洋財團在本地區資源儲備上先夭不足,加上西北、西南、湖廣、山西財團的本地崛起,他們只能採取大規模的海外擴張戰略,南洋財團將資源產地主要集中在東南亞,江南財團則將主要資源供應地設在中南美洲市場。
正是因此,帝國在海軍建設的規模和計劃上就必須長期超越其他國家,東北重工已經同zhōngyāng軍部簽署了合同,開始進行大型艦船核動力系統的預研工作,預計在1950年左右,將會正式開啟這一計劃。
在此之前,帝國的第一代核電廠則已經確定在遠東地區的庫頁島,將在1945年正式開工興建,預計到1950年左右才會在沿海其他地區選址興建,同期進行第二代的核電站工程的研製工作。
出於帝國核武器發展的需要,第一代和第二代核電工程中都有專門的重水反應堆,而從主體上看,帝國長期還是更多的會考慮輕水反應堆。
宋彪此次順道回東北視察,正是要親眼看一看這些對帝國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新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他一路參觀了六十多個科研機構和工廠,也去了震旦大學和東北大學,覺基本還是很不錯的,以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預計到了1950年時期,帝國同歐美的技術差距還將會進一步的擴大。
這很重要。
帝國很強盛,並且註定還會更加強盛,在本和移民政策都即將有了新的結果之後,如今唯一的問題就是儘快處理納粹德國的問題。
回到běi之後,宋彪皇帝審閱了zhōngyāng軍情部提供的關於德英美三國各自的核武器計劃的進展情報,帝國這邊已經完成了50萬噸當量和100萬噸當量的氫彈小型化的研製工作,後者更是在1940年開始正式作為主要核彈頭列裝和生產,而由大型轟炸機承運的機載氫彈的最高當量能達到500萬噸的規模。
帝國現有的核彈頭總數是145枚,機載核彈33枚,預計在明年10月份,核彈頭將擴大到220枚,機載核彈則將增加到50枚,在現役的核彈頭中,最為先進的100萬噸當量的cnw5-40-100d熱核彈頭總數是93枚。
這個數量水平已經足夠中國將德國、美國同時夷平,而德英美三國的核武器計劃中,準備最久的德國進展最快,其次是英國,美國相對還處於前期準備階段,即便是德國,距離實際可用階段大約還有3-5年的階段,相比帝國大約有10-15年的差距。
審閱了這些最新的情報後,宋彪皇帝給總參謀長蔣方震打了一個電話,兩入就這個問題談論了十多分鐘,他們對此的想法基本一致,那就是爭取在明年10月之前對德宣戰,最遲不超過1943年10月,他們希望結束戰爭。
1943年10月。
這就是帝國決定採取核彈進攻的最後限期,如果在此之前沒有消滅納粹德國,他們就會直接的毫不猶豫的大規模使用核武器,其第一原則是消滅德意聯軍主力,第二原則才是消滅主要的工業城市。
在這場戰爭結束後,帝國並不需要再去考慮面對蘇聯的威脅,所以在戰爭結束之後,帝國不僅沒有大規模援助英法復建的計劃,還會從德國、意大利剝奪走大部分的機械設備,作為戰爭賠償。
目標很簡單——讓歐洲衰落下去。
戰爭結束後,帝國還將會繼續維持以亞洲為主要投資地區的國策,以避免世界範圍內有其他國家勢力能夠挑戰帝國在世界範圍內的特殊霸權。
宋彪皇帝同總參謀長蔣方震就對德宣戰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的前提,實際上是越來越多的情報證明意軍已經做好了進攻突尼斯、埃及的準備,同樣也有情報證明德國非常關切此事,要求意大利保證不在北非擴大軍事行動,以避免中國以此為由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