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三都澳海戰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戰列艦到巡洋艦,甚至是驅逐艦,帝國都搶先在1939年之前完成了現代化的雷達和程控改進工作,新一代的程控彈道計算機全面服役。雖然這一代的晶體計算機哪怕只是計算彈道都還需要書櫃那麼大的體積,重量也接近一噸。但確實是能極大程度的提高度。

艦船計算機的推廣使得帝國在軍艦中大量使用了自動滅火、消煙、排水、隔艙等一系列的新設計,大幅度的減少的艦載人員的需求。

大和級戰列艦單艘的全艦官兵總數是2415人,而在勉強能屬於同級別的4。85萬英噸的皇帝級高速戰列艦,全艦官兵總員只有1450人,美國衣阿華級高速戰列艦的全艦總員則是1851人。

嚴厚鏵很清楚本海軍的重心還是在戰列艦上,此次突襲的重點也肯定是要優先消滅在三都澳港區服役的皇帝級高速戰列艦。

軍部的要求是寧可將戰列艦排在外面,也要竭盡所能保障航母的安全,這讓嚴厚鏵很是煩惱。因為皇帝級是代表皇帝的帝國中央海軍旗艦,如果皇帝號高速戰列艦被擊沉,他實在是無臉去見皇帝。

更糟糕的是在此時機,他幾乎不能做任何的調整,只能有限度通知各艦艦長,要求他們做好心理準備承受被突襲的臨時作戰任務。

這幾天,因為要接金嗓子周旋和中央海軍歌舞團的到來。艦隊上下都充滿了高亢熱烈的喜悅,所有艦船上都掛滿了萬國彩旗,艦船也都洗刷一新,而嚴厚鏵心理緊張的恨不得一把火將那些彩旗都燒光。

本究竟會在何時發動偷襲,實在是很難說清楚的事,據情報數據分析的推測可能是8月1。也可能是7月31,大致就是這兩天。

這一時期的本還沒有真的明確航空派和大炮派孰優孰劣,而且這一問題直到戰爭結束,本也沒有理清楚,海軍次官山本五十六是航空派、大炮派之間的一個過渡人物。他明確支持航空派,但又不反對大炮派。

說起來也很複雜。此時的首相居然從近衛文麿變成了米內光政這個反對開戰的人,之所以要選擇米內光政還是本軍閥派內部劇烈爭鬥的結果,最後的結論是選擇了一個對各方都不會有威脅的人選,而且對方畢竟是海軍大將,不會讓海軍徹底失控。

米內光政在這種情況下成了首相,可想而知,他在本國內、貴族、官僚、軍部之中的支持率都很低,上臺剛半年就撐不住了,因為確實擋不住載仁親王和陸軍方面的層層壓迫,米內光政只能放手讓海軍去決策這場戰爭。

不管是米內光政,還是山本五十六、南雲忠一、小澤治三郎,這些人都不支持和中國開戰,南雲忠一曾經在東北海軍學院參觀過,也乘機在東北的造船廠有過官方安排和允許的參觀行程,中國的強大國力給南雲忠一的影響很大,山本五十六同樣也不覺得這場戰爭是可以打贏,而小澤治三郎的觀點則是因為中國的航母和艦載機更優秀。

從1937年就確定向中國秘密開戰後,山本五十六就一直負責秘密制定偷襲計劃,按照軍部的要求,他必須在第一戰中就要消滅中國海軍南方艦隊的主力,後面再用本的戰列艦優勢在濟州島或者臺灣海域戰勝中國海軍剩下的戰列艦主力。

為了這樣的目標,本在過去兩年裡進行了多次的模擬演習,並且在小澤治三郎海軍少將的率領下,用航空兵和改進後的低空魚雷一舉擊沉了兩艘舊型號的戰列艦靶船。

只是為了達到隱秘作戰的計劃,山本五十六還是決定啟用南雲忠一,南雲忠一不僅是魚雷戰專家,也是本海軍中最著名的航海專家,因為絕大多數的航行都需要在夜間,能夠隱秘無聲無息的到達指定海域才是此次作戰的關鍵,所以,米內光政和山本五十六商議之後還是選擇了南雲忠一。

當時的本海軍雖然有航空派和大炮派之爭,但整體還是將航空母艦當作一種鋒利的奇門兵器,更像魚雷和大炮之爭,它很多航空派的將領都是魚雷戰專家,而非海軍航空兵出身。

在這一點上,中國海軍就截然不同,因為一戰和中蘇戰爭時期培養了超過3萬名的飛行員,這些飛行兵中有很多的一部分後期都轉入海軍學院進修。畢業後重新調入海軍航空隊服役,在1928年的航空中心論確立之後。加上海軍元老一批大規模的退役,這一批青壯派海軍航空派軍官也就隨之脫穎而出。

嚴厚鏵雖然不是海軍航空派出身,但在他麾下的四位航母艦長都是海軍航空派的軍官,全部擁有在一戰中的空軍作戰經驗,其中的李樹元、郭佐丞都是中蘇戰爭中顯赫一時的空軍王牌。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第三次中戰爭就將再次爆發,和中甲午戰爭一樣,這一戰的核心也是海戰。

因為軍部的命令是一切照舊。即便海軍遭遇重大損失也要將本海軍主力引誘到作戰區域,金嗓子周旋和中央海軍歌舞團的表演還是要繼續維持原先的安排,這就使得皇帝號戰列艦必須安排在最靠近港口的內側,上面的表演舞臺也被裝飾一新。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