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憐的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這番話用在大本帝國身上真是再適合不過,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本確實被中國壓制的太可憐,即便是一戰鬥戰敗國,德國畢竟還處於德法平衡的英國外政策中,有英國的扶持,在美國的歐洲政策中,德國也是債務援歐計劃的第一環節,本呢?

本有什麼?

在中國的排斥和壓制之下,本空有僅次於英美的世界第三的海軍,卻無法向東南亞擴張,鉅額的軍費開支並沒有讓本收穫到任何實際的好處。

中國不能理解此時的本。

本只有朝鮮和極樂島地區兩個殖民地,一旦失去了南朝鮮殖民地,本等於喪失1/3的國民產值,喪失了僅有的原材料基地。

本在表面上有三個選擇,一是承認中國對亞洲的絕對領導權,加入亞盟,並且在中國的支持下加入上海自由貿易組織;二是維持和平,放棄南朝鮮殖民地,並以此為基礎儘可能的通過外談判保持一部分的在朝利益;三是發動戰爭,佔領整個朝鮮。

第一個選擇本是不存在,即使現在的本承認中國是亞洲真正的霸主,也不可能加入亞盟,作為亞盟之中唯一的工業國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經濟基礎。

顧維鈞內閣希望用軍政手段本接受第二個選擇,但本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局面,所以,本只剩下戰爭一個選項。

本近衛內閣的態度雖然很強硬,擺出一副不惜一戰的姿態,實際上並沒有真正開戰的想法,近衛文麿此時並不覺得事情真的很嚴重,只要本不承認朝鮮北方政府即可,本畢竟牢牢控制著“大韓帝國”穩守南朝鮮才是最符合本利益的地方。如果北朝鮮要通過軍事進攻統一南朝鮮,本再考慮軍事行動也不遲。

本軍部則不是這樣想的,軍部要求乘機決戰,佔領整個朝鮮半島,同時消滅中國海軍。為本向南擴張掃平障礙。

但是。本軍部想要發動戰爭的話,它也必然面臨兩個障礙,一是海相米內光政堅決不同意對華開戰,米內光政是本海軍部中最為清醒的人。他就堅持認為對華開戰等於自殺,而且,他背後是本最後的元老西園寺公望,他的態度也代表了西園寺公望的意見;二是本天皇明確通過內大臣表態不會支持對華戰爭。

本國內畢竟有清醒的人,他們很清楚。以本目前的國力本不可能打贏中國。

幾乎就在宋皇帝從特殊渠道得知本內部考慮發動戰爭偷襲三都澳海軍基地的同時,同一天的晚上,本首相近衛文麿、海相米內光政、陸相杉山元和元帥府的兩元帥載仁親王陸軍大將、伏見宮博恭王海軍大將都被西園寺公望邀請到自己的私邸,試圖就對華宣戰一事進行最後的論斷。

作為本政壇最後的元老,西園寺公望在近十年間對本政壇的控制力已經越來越弱,雖然還擁有向天皇提名內閣首相的權利,但也已經被近衛文麿這一代人架空的很厲害。

即便如此,西園寺公望還是有實力召開這樣的秘密會議。

這場論斷會,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海相米內光政和陸相杉山元之間的辯論會。前者反戰,而後者則積極要求對華開戰,近衛文麿則是典型的中間派,想開戰又不敢,不敢開戰又不願意得罪軍部。

因為本軍部的情報歷來有添油加醋和掩飾差距的習慣。臭名昭著,西園寺公望本不信任本軍部此前提的各種彙總報告,另外讓米內光政和石原莞爾另行安排人調查中軍事實力的差距。

在所有人都到場後,坐在榻榻米上的西園寺公望就將他們這一派收集到的情報彙總分發給每一位。靜靜的等他們看完,但很明顯。陸相杉山元本不信任這份情報的可靠程度。

西園寺公望並不在意杉山元陸相在席下表現出的那種倨傲和不屑,他手裡持著黑的手杖,淡漠的闔上眼簾坐在灰白的榻榻米之上,冷靜的等待其他人看完。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