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尖端人才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法國國內對這個事情的反對聲還是很大的,最終能達成這一同盟條約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在中法繼續維持同盟條約之後,作為回應,英也加強了兩國同盟的合作,隨著國的造艦速度加快,本則同樣被迫增加了巡洋艦的建造計劃,其實中兩國的巡洋艦都不便宜,特別是像撫順級這種裝甲巡洋艦,基本就是小號主炮的準戰列艦,隨時可以通過更換主炮變成戰列艦,從一開始也就直接奔著戰列艦而去的。

撫順級一艘的造價是700萬中圓,本類似重巡洋艦的造價大致相當,雙方一口氣都增加了四艘,於是從1925年開始,中海軍競賽就再次被點燃,對本而言,維持這樣的競爭就要每年多開支五千萬圓的海軍經費。

國倒是沒有什麼大問題,海軍軍費順勢增加到5。2億中圓,佔央財政總預算的8。5,本則重新的被迫擴大回30左右,等於是沒有簽署《華盛頓條約》。

本真沒有必要這麼做,因為在一戰結束的時候,中經濟規模對比是7。85:1,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到了1925年,本又被打回原形,中經濟規模對比再次擴大回9:1的差距,而且本經濟目前來說也不是以前那麼繁榮式的增長,雖然受大宗商品和全球物價下滑的影響,國的礦業和農產品的出口有所下滑,但國的經濟增速還是比本快啊,整體情況也比本好很多啊。

國畢竟不是過去的大清朝時代,在這麼大的差距下,本非要生搬硬套中甲午戰爭的對比,繼續堅信自己能夠打敗國海軍,這就真的很不明智。

當然本也有自己的道理,因為它的國民經濟基本就是靠軍工業在拉動的,軍費開支增大對經濟的短期刺作用是很明顯的,可長遠來看呢,不能說你這幾年刺一下經濟之後就靠海軍優勢和國開戰啊。

雖說中海軍開支相差不大,但國在陸軍和空軍的開支規模也是非常驚人的,陸軍軍費一直維持在每年3。5億中圓的水平,空軍軍費在1925年則是1。2億中圓。

軍費之中還存在幾個很特殊的問題,一是**費的科研開支很大一部分是內閣工業科技部支出的;二是**費背後存在著兩個隱形的翅膀,一個是新華公司和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信託資本;二是軍墾系統。

中華帝國央軍部的軍費盈餘信託管理的規模是非常大的,國的軍墾系統規模也是很龐大的,這兩點是本完全無法難對比的。

所以說,本和國搞軍費競賽是最不明智的選擇,除非本還準備卯足勁擴大到一個水平就同國打一仗,再像中甲午戰爭那樣迫國割讓領土和賠付一筆鉅額賠款,怎麼可能?

本是一個很聰明的國家,但智商低起來的時候也很驚人。

時代畢竟是完全不一樣了,宋彪也沒有將中之間的海軍競賽太當回事,1925年的夏天,他還是繼續帶著皇室家族前往廬山夏宮度假,並且在廬山召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中外友誼會議。

這個會議邀請了在華工作的448名外國專家、顧問,向他們授予中華帝國榮譽勳章和帝國友誼紀念勳章,以及皇家科學院終身院士資格,這裡面最著名的莫過於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先生在華工作了14年之久,在這十四年中,他取得二十多項非常重要的突出貢獻,比如說國的電氣鐵路工程、大型水利電站工程、無線電通信工程、電子雷達工程、電子管計算機工程、35kv高壓輸電工程、區域電網工程、同步電動機、高效調控電動機工程,在這些項目中,尼古拉。特斯拉博士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電氣鐵路、大型水電站、區域電網和調控電動機等項目中,他都是最主要的項目總工之一。

這些工程對國發展的推動作用是非常長遠的,四五年內看不出特別明顯的效果,十年二十年之後,差距就會非常明顯,比如說機工業,沒有第一的電機就不可能有第一的機

國機工業這些年之所以能異軍突起,在世界範圍內居然能和美德抗衡,除了長達二十年的深耕外,電機領域的突飛猛進也是一個非常主要的直接原因。

除了特斯拉之外,大多數的一等榮譽勳章的獲得者都來自於德國冶金、化工、機械、電氣、動力、船舶和內燃機領域,特別像是弗裡茨。哈伯博士,為了躲避戰犯追究,他在一戰結束後就通過荷蘭轉道國。

在國內的這幾年,哈伯博士的主要工作還是繼續研究合成氨工藝及煤炭化工領域,國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產國,對於農業的增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巨大作用,這裡面的很多功勞就要歸功於弗裡茨。哈伯。

弗裡茨。哈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殊價值,那就是讓國直接獲取了一戰中的大部分化學武器研製資料和技術。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