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上上之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彪出任東三省總督的這個事從上到下都透著古怪,而且是古怪到了極點。^,在清朝的歷史上,一個巡撫在上任之前沒到京師覲見皇上領承聖恩是很常見的事,總督則幾乎不可能,因為是控制諸省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在一方都是土皇帝。

慈禧太后也想召見宋彪,留宋彪在京師住上一段時間,細緻觀察之後再作決定,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東北的局勢緊迫,地方民百姓得儘快安頓,以免發生民亂,和俄國人的談判也要抓緊,不能讓俄國人繼續遙遙無期的佔領東北,如果讓宋彪來一趟京師住上半個月,前後最快也得是兩個月之久,時間上肯定來不及。

此外,如果宋彪覺得朝廷是要請君入甕,擒賊先擒王,抗旨不尊,不肯進京覲見,那慈禧的臉面往哪裡擱?

宋彪的東北新軍才是慈禧太后和滿清朝廷的心腹大患,丟了東北沒關係,朝廷至少還有關內,可要是宋彪帶著東北新軍造反,滿清朝廷還能擋得住嗎?

在這件事上,張之和袁世凱說的都是一針見血。

在接到清政府的電令後,宋彪本以為官服頂戴和官印至少要到11月份才能送到他手上,結果很是意外,就在宋彪著手在東陵衛軍營附近設立臨時的總督衙門時,他就忽然得到消息,說是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作為慈禧太后指派的欽差大臣親自到奉天府招安。而且已經到遼陽。

這讓宋彪很是驚奇。不知道奕劻怎麼來的這麼快,他收到電報也只是兩天前的事。

因為對方已經在昨中午就到了遼陽,今天晚上就會抵達瀋陽東陵衛,宋彪從早上就專門安排人負責接事宜,至少表面工作是得做足的。

奕劻來的太快,宋彪也算是猝不及防,何況此時還未從俄軍退役,隆重起見,他穿著一身藍黑的俄軍高級將領的軍禮服,帶著褐的薄皮革手套。造價不菲的鹿皮軍靴明亮可鑑,米哈伊爾大公代表沙皇尼古拉二世贈予了宋彪一柄鍍金的鑲嵌白琺琅十字的聖喬治軍刀,象徵“最高貴的勇敢”取代了原來那柄庫羅帕特金總司令官閣下贈送的黃銅柄聖安娜軍刀。

因為手裡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宋彪一直是在東陵衛火車站的另外一節車廂裡等待奕劻的到來,並且利用這段時間和昨天抵達瀋陽的舒方信談論遠東煤鐵公司股份化的問題。

到了事先確定的傍晚5點半時,遠處終於傳來火車的汽笛聲,宋彪這才暫停和舒方信的商談,帶著東北新軍參謀部的多位軍官從車廂裡走出去。

奕劻來的太急,也不巧,因為大部分的宋彪本部都在遼中縣參加剿匪大會戰,四個步兵團分開清剿二十多隻土匪武裝,作戰規模幾乎涉及整個遼中縣。

所以,宋彪只能安排參謀一處的俄軍軍官出席接儀式。剛晉升的阿列克謝耶維奇。布魯西洛夫准將、馬爾託斯上校、帕基洛夫上校也應邀出席。

在火車站的月臺前列陣時,宋彪下意識的看了手腕上的手錶一眼,意識到這將會是載入他人生歷史中的一刻,要不了多久,他就將正式成為東北王,成為各方承認的共主。

在清政府之前,俄國、本、法國和英國都已經通過不同的方式承認了這一點,清政府反而是最後一個反應過來,意識到他在東北絕對沒有其他對手可言。

火車緩緩停在宋彪等人的面前,等了大約幾分鐘的時間。垂垂老朽的穿著清王朝一品大員官服的慶親王奕劻才在別人的攙扶下,一步一顫的從車廂裡走出來,這位老親王早已是銀鬚稀疏,臉上老人斑點點斑駁,眼神渾濁闇弱。

看起來就將是快死之人的奕劻在走出車廂。看清前方陣容的那一剎那,整個人徹底一震。眼珠子里布滿了恐懼的神,他彷彿是直到這一刻才意識到宋彪到底是一個何等厲害的人看著身穿將軍制服的宋彪是如此年輕和冷峻,身邊站著那麼多的俄國高級將領,口佩戴的各種勳章多如繁星,軍刀宛若純金鍛造,工藝之湛炫目…此刻的奕劻的心臟就像是被人一刀子刺裂,嚇得有點想要躲回車廂裡,不願意面對這個現實。

現實是殘酷的,站在他面前的這位宋將軍已經是公認的東三省僭主。

清政府可以不要東北,各國卻希望有一個能夠穩定下來,確保各方利益都得到有效保護的東北,能夠實現這一點的人顯然不可能來自清政府,除了宋將軍之外再無第二個合適的人選。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