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蔣家窯戰役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伯承元帥在《論防禦作戰的基礎》中曾對解放軍的防禦工事理論提出了六個原則,即“以防禦的有效為第一原則,減少我方人員的不必要傷亡”、“以敵人的特點為針對的原則”、“以因地制宜的快速構建為原則”、“以堅固和可靠為重要的原則”、“要為長期堅守做充分考量的原則”、“要具備從防禦向攻擊轉變的作用的原則”這一理解可以簡括為“有效”、“針對”、“快速”、“堅固”、“長期”、“反攻”六個基本原則。

宋彪雖然不是學院派出身,但他對於學院派軍事理論的研究是很深入的,他在蔣家窯設計防禦工事時第一次的系統的採取了這六個原則,特別是結合“以因地制宜的快速構建為原則”的思想,大面積的使用嚴寒冬季的冰雪,就地用澆水淋冰的方式構造大量的冰雪堡壘和防彈壕。

在針對的設計上,他也充分的應對軍三一年式速炮的特點,加大了防彈壕的坡度,加深了貓耳的寬度,上層用冰雪作為主要掩蓋和分散爆炸力的設計。

通壕到指揮所,再到前線彈藥庫,他的整套構建都具備長期作戰和堅守的優勢。

馬德尼道夫准將自然是不清楚這一切,即便宋彪言之確鑿的判定自己的防禦工事構建已無問題,自詡是這方面專家的馬德尼道夫准將還是打算親自巡查防線。

宋彪沒有推卻,親自帶着馬德尼道夫准將及隨行的參謀軍官們一起在防線上巡查。

胡大林帶領工兵大隊進駐蔣家窯已經有一週的時間,他們已經嚴格按照宋彪的設計和要求完成了多條主戰壕、防彈壕、通壕的修建,密密麻麻的二十多條的塹壕前後相連,中間穿着數十個雪壘和碉堡作為備用的機槍點。

取黑溝台之戰的經驗,滿洲步兵團在前沿陣地繼續設置了數百枚詭雷,距離長短不一,在兩條主戰壕上每隔三十米設置一個油鍋,兩條主戰壕之間設有數百個散兵坑,這兩點都是為了應對軍的豬突戰術和夜間攻勢而準備。密密麻麻的貓耳既可以用於躲避破炮擊,也可以有效應對東北的嚴寒天氣。

親自檢查一番後,在工事設置上有一定造詣的馬德尼道夫准將不僅鬆了口氣,更覺是驚為天人,他怎麼也想不透宋彪為什麼能設計出如此複雜的工事體系。

站在陣地前沿一眼望去,馬德尼道夫准將心裏甚至有種難以言語的驚悚,他只能和身邊的宋彪嘆道:“宋,以你這條工事的構建水平,哪怕軍能夠攻陷這片陣地,他們付出的代價也將是驚人的恐怖,事實上,即便軍派出一個師團也未必能奪取這樣的陣地。”宋彪看了遠處的軍陣地一眼,不置可否的答道:“很難説啊,准將。英國人説你們是為了晚餐而戰,而本人是為了生存而戰,我覺得這話還不夠準確,沙俄帝國此時已經是為了榮譽而戰,本人則確實是為了生存而戰。回顧旅順、遼陽等戰,我並不覺得本人天生就比俄國人更加勇敢,沙俄帝國的士兵之所以不會誓死奮戰,正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的危機,而軍的士兵是有危機的,他們相信自己承擔着整個民族的命運,他們也願意為此而死。這是兩種不同的士氣和鬥志,雖然説現代戰爭將作戰分析成無數種理論,甚至可以用公式去計算整個工事體系的優劣,去計算戰爭的每個過程,可那些基本的道理在過去的幾千年裏也未變過。我們中國人在戰爭之中有一句自古傳的話,狹路相逢勇者勝,此時恰是如此,軍之勇敢,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場戰爭的勝負。至於在將領的作戰素養,士兵的訓練水平上,以及整個軍隊的組織體系上,准將,你我之間不必説那些虛偽的客套話,以我這個旁觀者看來,你們並不如軍,原先你們還有裝備上的優勢,現在恐怕是又落在下風了。”馬德尼道夫准將沉默不語,心裏有點不高興,但也説不出反駁之詞。

沉思良久,他和宋彪嘆道:“你這番話真應該説給陛下,而不是我們這些心裏明白的人。”宋彪想了想,卻道:“實際上,沙俄帝國還有一個軍絕對沒有的優勢,此優勢一旦發揮出來價值,軍最終就會輸掉戰爭。”馬德尼道夫准將不解的問道:“什麼?”宋彪答道:“時間,唯有時間是軍所沒有的。”馬德尼道夫准將詫異的沉思片刻,忽然間明白過來,忍不住的拍了拍宋彪的肩膀讚道:“宋,你真的是一個極端聰明的人,我想,我們可以在這個問題上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或許會影響總司令的一些想法呢。”宋彪不置可否的答道:“或許吧。”他其實直到此時也沒有想清楚,最終到底要不要幫庫羅帕特金總司令一臂之力,他和這位總司令談過半個小時,總的覺此人還是不錯的,能夠聽進別人的建議。

如果有馬德尼道夫准將的支持,宋彪只要説準説對,確實可以給克羅帕特金總司令極大的幫助,問題就在於宋彪到底想不想説,這裏面的利弊還需要宋彪自己來權衡。

宋彪不希望軍打贏這場戰爭,可又未必希望軍徹底輸掉,那樣的話,對中國而言也未必就是有利的。…隨着馬德尼道夫准將和斯克第二步兵團的抵達,以及科爾尼洛夫的第三步兵營重新編組為遠東第三步兵團,宋彪就將自己的部隊從第一道防線上撤下來,作為預備部隊安置在於家窯和二道防線。

戰爭是最好的軍校,經歷過大小多次惡戰後,宋彪的滿洲步兵團的作戰水平確實是有了比較大的快速提升,從營長到士兵,每個人對於戰爭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大家開始從渾渾噩噩的新兵、土匪向着老兵過渡,但也不能過高和過於樂觀的估計這支部隊的戰鬥力。

宋彪心中有數,他的部隊目前還只合適在一些特殊的節點上發揮某種奇特的功效,不適合當作主力部隊和軍硬拼,哪怕是在溝壕戰中,雙方的擊水平和戰術執行能力差距30%,在一萬人對一萬人的大陣仗中,這種差距也會被無限擴大,造成極大的傷亡和心理陰影。

何況,他的部隊相比軍第五師團這種鋭主力的差距絕對不是30%那麼簡單,如果有人説是差距70%,宋彪也不會反駁。

斯克第二步兵團就不一樣了,這個部隊的作戰水平是宋彪見識過的,和軍主力步兵聯隊的差距不大,加上守戰壕的優勢,完全可以和軍在陣地戰中硬拼。

可畢竟是面對着號稱本“鋼軍”的第五師團,宋彪即便是將部隊撤到預備隊的位置也不敢大意和疏忽,馮。艾斯克少校、科爾尼洛夫少校和他的關係也能算是很不錯的,等他們的部隊提上第一防線後,宋彪還是一直在防線上,教他們的部隊如何有效的使用他所設計的防禦工事體系。

另一方面,有馬德尼道夫准將的鼎力相助,宋彪想要的物資都能搞到,他要做的就是加緊時間運輸,能在第一時間運過來的就加緊運到前線。

到了2月9,宋彪在蔣家窯防線上已經具備了五十六,他自己手裏原先有三十七機槍,馬德尼道夫准將從司令部過來的時候帶了六馬克沁,斯克第二步兵團調過來的時候帶了十三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