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亞洲皇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個國家偉大與否,取決於國民是否幸福。

一個國家的國民是否幸福,很多時候恰恰取決於國家的資源和基礎環境,在宋皇帝剛立國之時,中國的國家資源和基礎環境其實並不好,人口眾多,平均耕地少,平均的礦產資源、水資源、林業資源、農業資源都處於世界範圍的中等偏下水平。

中華帝國的總疆域面積擴大到2730萬平方公里,當然,這裏接近3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在中俄之間還沒有明確的條約予以證實。

按照現在這個疆域計算,全國的人口密度是20。7人/平方公里,作為一個5。65億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密度居然沒有超過50人/平方公里,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奇蹟。

相應的,整個帝國的礦產資源、水資源、林業資源、農業資源也都提升到了世界上游水平,中國的石油、鐵礦、煤礦、天然氣、金剛石儲備都高居世界前列,除了銅礦,中國基本不存在明顯的礦業資源不足的情況。

即便是銅礦,中國的銅礦資源在世界範圍內的總量排名也是前五,只是人均的儲備量相對較低。

中國的煤礦是世界上規模最為龐大的,中國的煤化工產業水平在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

目前,中國人均耕地提升到了35。7畝,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很高的水平,人均耕地的大規模增加和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快速推進。中國的農產業總值同樣高居世界榜首。

中國的基礎環境、硬件和基礎工業化條件的改善規模,在世界上處於最佳的水平,雖然在人均收入水平上,中國還只相當於美國的35%,但在人均的鐵路、電力、公路的基礎工業供應上,中國實際上高於美國。

特別是鐵路和電力,而電氣化鐵路、城際通鐵路、輕軌電力鐵路、城區公電車的大規模建設更是中國的典型特

在教育領域,帝國人均的教育資源分配已經同美國保持同一水平,因為帝國的高專教育崛起和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帝國的高等教育率已經接近1/4。還要高於美國。

資源是決定一個國家整體環境的基。

內部資源的供應越充足。整個社會的環境相對就越好。

內部資源越廉價,人口的就業壓力就越低,教育同等化就越高,社會財富分化的程度就越低。

在過去的五十年裏。帝國最大的成績就是擴大了領土面積。將巨大的人口壓力變成了稱霸世界霸主的最強優勢。

特別是隨着城鎮化進程的發展。大量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發展,整個社會內部的競爭壓力也開始隨之減小。

這個巨大的世界霸主,這個巨大的帝國。它最大的優勢還是自由。

它的民主政治確實存在着非常多的虛偽之處,一個平民想要成為政客、議員的機會非常渺茫,控政治的依舊是整個國家的英階層。

唯一的好處是英階層為了選票而內部分裂,相互傾軋對手,而不是聯合起來傾軋國民。

在這樣的一個帝國裏,它繁榮昌盛,它也有很多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但它的社會英階層至少需要帝國的普通國民賦予它們最高的權利。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