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和父親這一輩的對本憎恨不同,宋甫仁出生在一個從開始就對
本長期保持壓制的環境中,宋甫仁並不贊同這場對
本的長期戰爭,他更希望戰爭可以像第二次中
戰爭那樣儘快結束,恢復國內的正常秩序。
到了瀋陽之後,宋彪一行還是先住在東北軍區的老軍部區裏,這裏對他來説自然是曾經很悉,如今也有一些陌生
。
回到東北,宋彪並沒有急着去東導公司參觀,而是先去了東陵公園遊覽,看一看曾經最為悉的那些景觀,兩天後,他才帶着裕華皇儲和陳其採等人一起前往東導公司視察。
此時的東導正在積極的為半導體產業的開放化而籌備着,在同zhōngyāng計算機研究院的合作中,東導公司目前正在加緊完善第一代的4位、8位單片微型計算機,而能更為優異的單極型集成電路的微處理器的預研也在加速進行。
同其他領域不同,帝國的半導體行業一直是以國內培養的人才為主,一方面是出於保密因素,另一方面也是海外缺乏這樣的專業人才。
東導公司的幾位總工程師都是zhōngyāng理工大學和震旦大學的電子學博士,按照帝國在半導體產業的扶持計劃,在未來十年裏,zhōngyāng理工大學、震旦大學、東北大學、江南大學、zhōngyāng計算機研究院將會陸續擴大在半導體和電子學領域的博士培養規模,保證帝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發實力。
目前,幾乎整個的半導體產業都是在為軍工業服務,4位、8位摸s單片機廣泛運用於軍事領域,帝國坦克的火控計算機、測距儀,艦船雷達、火控計算機都急於這一領域的突破而不斷提升實用價值。
在東導公司,以硫化銦為温控源的新型紅外探測裝置已經研製成功,而在此之前,帝國和納粹德國一樣都是使用硫化鉛為紅外源,硫化銦的價格更貴,工業化生產難度更大,但是它的
度也比硫化鉛提高了數十倍,使得整套紅外觀測裝置更為靈
,整機重量更低,有了這樣的基礎,目前在mbt系列坦克上裝備的紅外觀測儀也將裝備到mt系列坦克之上。
基於硫化銦紅外探測裝置的漸成
,長城公司也於去年正式啓動防空導彈和空空導彈的小型導彈研製工作,有了紅外
裝置和8位單片機,新型的防空導彈可以直接採用反紅外探測的程控導航,而不是最初計劃中的靠無線電指引攻擊,兩者結合則能更大幅度的提高新型防空導彈的作戰效力。
中國聯合計算機公司則正在推出一款基於8位處理器的新型計算機,這台計算機將擁有超過此前所有大型計算機的能。
雖然半導體產業在全國範圍還未能進入可公開化的民用產業階段,但在強大的軍工業需求下,以及zhōngyāng保密局和科技工業部的聯合組織下,中國的自動化工業體系研究已經在zhōngyāng國防工業研究院、zhōngyāng計算機研究院、zhōngyāng機械研究院、東北工業研究院等機構和主要的大型科技公司展開,中國聯合機械公司和江南機電公司都在進行數控機牀領域的研製,軍民兩用的通用型計算機和微處理器也在快速的發展中。
如果離戰爭結束和整個產業的全面開放還有兩年時間,這兩年就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全面加速的時機。
不可否認,雖然在宋皇帝無聲無息的悄然佈置下,整個帝國曆時三十年才逐步消化了東北某基地的那些技術,但由此為中國帶來好處是無窮無盡的,很多領域在國際世界領先歐美近三十年的差距。
帝國從1921年開始研究半導體及單晶材料的純化生產工藝,當時在國際理論和化工研究領域最接近這一區域的就是波蘭化學家揚。柴克拉斯基,邀請柴克拉斯基博士到zhōngyāng理工大學任教後,帝國加快了這一領域的長期研究和大規模的研發資金的投入,於1925年初步完成了單晶材料的工業直拉法生產,運用於半導體材料、金銀等鉑系金屬、高純度鹽鹼、合成寶石等單晶材料。
在此基礎上,zhōngyāng科學院下屬的zhōngyāng材料工藝研究所和zhōngyāng計算機研究院大約研究了超過一千種的半導體材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砷化鎵、銻化鎵、銻化鋁等,這些半導體單晶材料通過工業化的多次拉直法圓晶生產,最終得到純度足夠高的半導體材料,用於二極管、三極管、電晶等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生產。
因為有足夠豐富的多種可參考零件,加之帝國在過去二十年間投入的鉅額研發資金和數百個分類科研項目的支持,帝國在這一領域的突破速度極快。
從1833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第一種半導體材料硫化銀以來,人類一直在慢慢的摸索半導體材料的運用和研究,而中國則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40年代,基本建立和完善了現代半導體工業的基礎框架。
同時也是在中**工業的龐大需求下,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在40年代初期就已經形成了三大巨頭的局面,保持着在世界範圍內的領先優勢,在國內,目前存在着超過十個半導體的專業研究中心,除了東導等三大公司外,zhōngyāng計算機研究院、中國國防科學工業研究院、zhōngyāng理工大學、震旦大學、上海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大學、西南大學、中國通大學都設立了專業的半導體研究室。
雖然宋彪對此還是存在着比較多的一些長遠的憂慮,但在東導公司,他還是看到了zhōngyāng計算機研究院同東導公司聯合研製的第一代通用型商用微型計算機,這種簡單的黑屏綠碼的微機上配備了漢字圖卡,可以使用漢字,cāo作系統則是由東北計算機公司控股的東軟公司耗時六年編寫的。
因為使用的是八位處理器,它的體積不僅偏大,能也很低,即便如此還是給世界帶來了新的希望。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傑作。
材料決定了工業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個不可能改變的定論,沒有材料工藝的突破就不可能有中國半導體工藝的一系列的突破,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繼承關係,就像是樹與的關係。
在國際世界對此還缺乏足夠的瞭解之前,帝國不僅建立了這個嶄新的新工業,也由此即將建立一個完全不同的新帝國,在軍事領域,新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防空導彈、火控計算機、雷達、動力控制計算機、無線電話、數控及程控裝置、紅外探測儀。
帝國在這一領域的鉅額投入不僅為帝**事帶來了巨大的優勢,也產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帝國尼古拉。特斯拉無線電公司生產的nikola22型機載於1937年研製成功,當時是最為先進的小型雷達,裝備在j5虎鯊戰鬥轟炸機之上,具備30公里的雷達探測範圍,而同步為p-2\j-6噴氣式戰鬥機研製的nikola23型機載雷達,最初設計參數中的雷達探測指標僅為20公里,但在1938年的多次改進設計中,nikola23型機載雷達不僅相對22型的重量和體積減半,有效探測指標卻提高到了50公里。
這些技術繼續運用於nikola22b型機載雷達的改進,使得j-5e型虎鯊戰鬥轟炸機的配套雷達探測指標隨之增加到80公里的範圍,而這一參數居然比洛陽號巡洋艦的艦載雷達數據還高。
隨着雷達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突破,以及第一代渦扇發動機的逐步改善和第三代渦噴發動機的研發工程的啓動,帝國已經決定同時啓動j-7\j-8兩個型號的**式戰鬥機的研製,j-7是第一代渦扇戰鬥機,也是以中空中速型的j-6戰鬥機的換代機型,而j-8則是使用第三代渦噴引擎的高空高速戰鬥機。
j-6\7\8三型戰鬥機都是雙髮型殲擊機,j-6\7屬於雙發中型戰鬥機,而j-8則屬於雙發重型高速戰鬥機,j-8的研製在江南福道公司進行,j-6\7的研製和改進工作都在東北的瀋陽飛機公司進行。
在瀋陽視察了半個月的時間,將瀋陽同半導體工業有關的微機、片、半導體材料、雷達、無線電通信公司都視察一遍後,宋彪才在3月上旬的這天上午前往瀋陽飛機公司視察j-7殲擊機、s-20大型渦扇運輸機、su-5高空高速偵察機的研製工作。
瀋陽飛機公司的母公司是中國聯合航空工業總公司,也是中聯繫旗下的六大子集團之一,瀋陽飛機公司的全稱則是中國瀋陽-寇蒂斯飛機聯合制造公司,在國內稱之為瀋陽飛機公司,在美國則稱之為寇蒂斯公司。
從1930年開始,寇蒂斯公司就成了美國最大的航空工業公司,在美國也擁有最大的航空工業研發中心,通過公司在太平洋兩岸的技術維持在世界上的航空領先地位,由於在中國生產的成本較低,寇蒂斯公司除了發動機引擎、機翼等主要構件在美國本部市場生產外,其餘都是從東北直接進口零部件在美國組裝。
在羅斯福上台之前,為了避免遭受新政的打擊,寇蒂斯公司開始逐步增加本部市場的生產化率,但在1934年之後,隨着中美重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寇蒂斯公司重新保持原有的政策,將主要的製造重心都專注於發動機引擎的生產,目前是美國最大的航空、船舶、汽車的引擎製造公司,也是最大的飛機制造商。
在全球每年的大型飛機和戰鬥機的製造總量中,瀋陽-寇蒂斯聯合公司佔了一半。
作為瀋陽重點扶持的第一的高科技工業企業,瀋陽飛機公司在瀋陽城的西北擁有整個原辛家集鎮的土地,為了保障這家公司的發展,瀋陽府當初遷移走了本地近萬户居民,為瀋陽飛機公司留下了足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附近東北軍部區相鄰。
在這裏,沈飛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風中心。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依靠母公司的財力和國家財政補貼、國防部的軍事研究補貼,沈飛公司一共研製了超過四百種型號的飛機及試驗機型,在螺旋槳飛機、**式飛機、渦軸直升機、大型飛機等領域都擁有極其豐富的設計經驗,通過和東北大學、震旦大學、zhōngyāng理工大學的合作,配合公司本身所擁有的世界最大的風中心和超大型計算機,沈飛公司在空氣動力學領域的研究也是最為深厚的。(。請搜索,小説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