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濟州海戰一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是在開城防線,本陸軍確實未能取得任何進展,而且損傷過於嚴重,迫使軍大本營不斷調兵力補充前線,於此同時,在1939年10月份開始,隨着空軍王牌部隊第203師調入濟州島增援第214師,加之zhōngyāng航空聯合艦隊的抵達,使得帝國開始在耕耘數十年的濟州島海空軍基地發揮作戰支點的作用,對本海峽往返的船隻實施大規模的空襲作戰,也對本本土造成了直接的威脅。

由於軍喪失了幾乎所有的航母,九七陸戰的航程又不足,只能在五島列島修建機場與帝國空軍對壘,在開城戰役中損失慘重卻遲遲未能打開局面,本海峽和本土又受到威脅,這就迫使本重新將戰略重心轉移回海軍和濟州島。

在帝國的戰略地圖中,濟州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支點,在這裏部署的空軍和海軍直接扼守着整個中國大陸海岸線的安全,帝國空軍和海軍就以此為孤立的支點,在漫長的東海實施反潛作戰,遏制本的潛艇部隊進入東海襲擊商船。

本潛艇部隊的威脅下,帝國的對外進出口大體改由經鐵路從福州港以南的港口進出,但在軍事運輸上,北方港口依然是非常重要,大量船隻從山東和遼東半島出發,向北部朝鮮運輸物資和部隊。

這就迫使軍大本營調整戰略,考慮採用更為極端的政策進攻濟州島。

軍最初的規劃中,一旦三都澳海戰得手,本海軍就將迅速利用中國海軍主力喪盡的真空期攻佔濟州島,但這一計劃未能如願。

在中辛亥戰爭結束後,因為本國海軍佔據絕對優勢,本當時並未反對中國從朝鮮購買濟州島,直到一戰結束後,隨着空軍的發展,本才意識這一錯誤的嚴重,但是當時的濟州島並未有過多的空軍駐紮,本也沒有過多的軍事憂慮。

直到1929年,隨着第一次印尼風波的爆發,中國為了遏制本的擴張將原先駐紮在青島的第214空軍師調駐濟州島,並在濟州島西歸浦以西7。5公里的口子型深水港灣裏修建了一個大型的海軍基地,為此進行了長達五年的長期工程。

雖然這個正式定名江汀港的海軍基地目前主要停靠潛艇、近防和驅逐艦艇,最大的海軍潛艇也只是兩艘重巡洋艦,還缺乏通過海軍對本本土進攻的能力,但以濟州島空軍基地,空軍的打擊範圍則超過八百公里,完全具備打擊大阪的實力。

這讓軍大本營完全無法忍受。

只是中國在濟州島的駐軍也非泛泛之輩,不僅有兩個空軍師、一個炮兵旅、一個步兵旅和一個輕裝甲旅,總駐軍規模達到了7。7萬入,足以遏制軍的大規模登陸戰。

如果軍發動攻勢而未能在一夭內結束戰鬥,隨之趕來的中國航母艦隊就能將正在進攻的軍部隊徹底打垮,並且將所有投注在此的本海軍擊碎,除非是本動用整個海軍主力。

實際上,軍大本營所計劃的也正是出動海軍主力,一次敲定濟州島,考慮整個作戰的艱難,軍至少需要出動超過20萬的登陸部隊,在濟州島的西北部海岸強行登陸。

客觀的説,以濟州島上的防禦狀況和工事水平,再加上本陸軍在裝甲部隊和破防能力上的缺失,面對鋼鐵碉堡般的濟州島,別説是20萬,就算是30萬陸軍也拿不下來。

帝國這些年對防禦工事和陣地戰研究最深的幾個入,無非就是蔣方震、張鴻逵、傅作義、韓麟,如果純粹以防禦工事的理論和建築設計而言,zhōngyāng軍事學院副院長張鴻逵的水平無疑是最高的,為了加強對防禦工事的研究,他甚至完成了zhōngyāng理工大學的建築學碩士學位的進修。

濟州島的防禦恰恰就是張鴻逵在過去二十年間的傑作,他的防禦理論則是很另類的航空主動防禦,即以空軍機場為防禦的中心,用空軍力量對周邊海岸線實施封鎖打擊,在敵軍實施登陸作戰之前就消滅對方的艦船,即便不能消滅也要不斷削弱,一層層的削弱,使得敵軍無法組織有效的登陸作戰。

在整個濟州島上,總共修建了兩層環島公路和防禦工事,裝甲旅以輕中型坦克為主,炮兵則屬於自行火炮旅,通過環島公路之間的區域機動作戰,不管敵軍從哪一點登陸都會遭到極其猛烈的火炮反擊。

在南通的如東縣,帝國zhōngyāng空軍駐紮着一個空軍空降師,嘉興空軍基地和徐州空軍基地的j5戰機羣都有實力在8小時內調轉到濟州島。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軍大本營繼續採取極端的冒險策略,想要攻佔帝國戰略核心支點的濟州島,本身也是一件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軍能否組織一場20萬入規模的登陸作戰都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個時候,本海軍確實還是有實力繼續作戰的,它的主力戰列艦基本完好無損,沒有航母的問題也可以通過在朝鮮南部修建機場的方式來彌補,經過一次次的烈討論後,軍大本營還是作出進攻濟州島的決定。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