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就是神武復興。
它註定會成為中國歷史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篇章,被後代們無數次的仰慕和崇拜。
你不能期待國家和民族的支柱在一瞬間都成為民主人士,變成法制社會的基石,但至少能讓他們在儒家、重法、仁政、現代、西化、民族主義、光復主義、改良主義、自由主義、民主主義、社會主義、達爾文主義等等思想中尋找一個錨柱,拴住所有的船隻,穩定所有的洪
,讓整個社會有一個總體向前發展的大趨勢。
宋皇帝就站在這裏,以一個普通人的身體和靈魂去支撐着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他的威信和地位其實在更大程度上都是國人所賦予的,他只是各種思想者的寄託,人們願意誇大他的存在,並一廂情願的相信因為有他的存在,這個國家和民族就將是安全的。
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他的每一句話都會有着無比沉重的分量,鼓勵和趨勢人們為之嚮往,為之努力,他説中國需要現代的實業家,於是國民就會踴躍的想要成為實業家;他説中國文化需要改良、繼承和光復,於是國民就會踴躍的改良、繼承和光復傳統文化;他説中國需要最為優秀的軍人,國民就會踴躍參軍,報考軍事院校…。
正是因此,宋皇帝很多時候都會選擇沉默。
他有的是如火焰一般高漲的情,但卻不願意犯錯,因為他一旦犯錯,就將對國家和民族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上海視察之後,雖然覺到了很多經濟上的問題,宋彪卻沉默寡言的一句話不説,只是將他認為比較合適的處理方式低調的轉達給內閣,讓內閣想辦法收縮信貸,擠壓上海等大城市的地產和股市泡沫。
在此之後,他乘坐海軍震旦號戰列艦,在一艘青州級戰列艦、兩艘撫順級重巡、兩艘錫林郭勒級輕巡和四艘驅逐艦的保護下前往菲律賓訪問。
在菲律賓,他將和正在菲律賓的美國國務卿康恩斯.範德堡會晤,就中菲領土劃分問題做出一次重要的協商談判,按照事先的協商,中菲將會確定以呂宋海峽為分界線海峽以北的巴坦羣島將歸屬帝國台灣省轄區,沿帝國所劃分的領海線,將以後可能存在爭議的南中國海都劃入帝國轄區。
在這一時期,這樣的劃界並無什麼不妥之處,也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但這將是美菲同中國的正式政府協約,以後就將再也沒有爭議之處。
至少對中國而言,這是沒有爭議的問題。
在前往菲律賓的途中,他會順道經過黃山馬礁正式將該島改名為太平島,寓意南疆太平,在過去的十幾年間,誰説中海軍沒有較量,在一戰期間帝國就乘機和英法達成協約使得英法承認南中國海上的所有島嶼歸屬中國。
此後,帝國海軍一直在和本海軍圍繞這裏進行爭鬥倒是
本
覺噫不大才選擇退讓,在帝國完全控制了南海各地島礁後,立投入資金在各島礁上進行擴建,保留海警駐營。
經過太平島,訪問菲律賓之後,宋彪還會前往文萊訪問,再前往柬埔寨,最後視察老撾,結束行程之後再重返廣西,乘坐火車返回國內視察帝國位於武漢的第一座長江鐵路大橋,此後就直接前往廬山度假。
這就是他在1928年上半年的所有行程安排。
得益於通的便捷和君主立憲體制,在中國歷史中的所有皇帝中,宋皇帝肯定是留在京都時間最少的皇帝,每年之中,他大約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外地視察。
4月上旬,宋彪乘船正式前往菲律賓,4月5,海軍在太平島附近停駐,受港口條件的限制,宋彪和舒皇后只能乘坐一艘驅逐艦前往太平島,並且將宋彪親手題寫的“南疆太平”石碑運送過去。
從1921年正式佔據此島後,帝國海軍就驅逐了在這裏經營鳥糞磷礦的本商人,將島嶼轉給南海軍墾局管轄,並在這裏逐年投入資金增建基礎設施,不惜資本圍海造田,在周邊修築水泥堤壩,從菲律賓進口沙土填充,將面積從049平方公里逐步擴大為12平方公里,修築了機場、港口、地下水庫等設施,還打通水井,由南海軍墾局在這裏安置漁民。
軍墾局在這裏設有一個軍墾巡邏支隊,擁有8架飛機、4架水上飛機、兩架運輸機,本身還有兩艘大型巡邏艇和一艘貨輪,由於淡水資源有限,隨着人口的增加,用於收集雨水的地下水庫也一擴再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