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譚濟伍去年剛從美國和英國考察牧業回來。想法很多,此時也就是他談的最多,宋彪和王永江就坐在旁邊聽着。
歐美國家,越是實力強大,牧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例就會高,美國的比例大約是55%,英國則高達70%,所以英國當年搞工業革命的時候還有圈地運動,其實在整個歐洲都有圈地運動的爆發,德國、俄國、丹麥的圈地運動在19世紀才真正達到**,而捷克的圈地運動則是在這幾年才開始發展起來。
隨着中國紡業的發展,特別是東三省
紡業和紡織業的急劇發展,在這一時期,中國也開始進入圈地
,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北四省
墾令》和《牧業保護法》的推出,嚴
北四省改牧為耕,原有已經開墾的耕地大部分重新恢復為人工牧場,少量保留耕地也只能種植和牧業有關的糧食作物。
包括像養蠶業,這也是畜牧業的一部分,同樣是在《牧業保護法》的範圍內,但為了同時保證江南的糧食產量,對桑樹品種也在進行改良,以尋求在山地和丘陵地帶的種植為主,也就是所謂林桑和湖桑的區別,生絲業隨之繼續向浙江推進。
對此,zhōngyāng內閣zhèngfu也促進國會通過了《林業保護法》,加強江浙閩徽贛湘粵桂黔等省和東三省的林業發展,以追尋果林、木材、茶樹和藥材開發為主。
所有這一切歸結底都是為了工業而服務,實際上也是一種新圈地運動。
工業對於農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説中國紡織業的高速發展過程中,對於羊、羊絨、棉花、生絲、亞麻的需求量急劇增加,在華北、魯、豫、蘇北和東三省的遼東灣地區,農業部一直在積極推廣新棉種,推廣新的工藝和化肥,改善水利條件,不斷增加棉花供應總量。
榨油工業對大豆、油菜的需求,砂糖工業對甜菜、甘蔗的追求,釀酒工業對高粱、葡萄的追求,食品工業對面粉的追求,飼料工業對玉米、豆粨的追求,要想避免經濟作物發展過程中對糧食產量的削弱,防止糧食價格的增長,那就只能在糧食耕地不斷減少的同時,不斷推進水利、化肥和新耕種技術的發展。
這也是zhōngyāng大規模借債發展水利的原因,必須增加水利,推廣化肥和新技術,推廣馬耕、牛耕和機械耕種的範圍,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糧食畝產的增加,才能進一步保證工業對經濟作物的龐大需求。
隨着東三省、上海、武漢等地的化肥工廠大規模興建,不惜代價從德國引入氨化工。中國的化肥總產量已經達到了130萬噸。
不管名義上如何變化,背後都是圈地運動現象,其實都是為了工業服務。
聽着譚濟伍在這裏講述他所認識的中美牧業差距,宋彪慢悠悠的剝着花生,默默的傾聽着,王永江顯得很沉默。
等譚濟伍説的差不多了,王永江才和宋彪説道:“皇上。帝國這幾年在農業發展上下的功夫不可謂不大,只是和美國相比,咱們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政策局前段時間從美國和法國考察調研回來。同我説美國目前的人均糧食是1232公斤,咱們只有230公斤,我聽了之後只有唏噓嘆的份。特別是美國的農業機械的運用,目前大概是120億馬力的總量,平均每人133馬力,這裏面還不包含牲畜馬力,咱們就算加上牲畜,人均也不超過3個馬力,這裏面的差距就更大了。所以,我和政策局的金鼎勳説他是給我找麻煩,這些數據一出來,咱們農業部這幾年埋頭苦幹下來。等於是什麼都沒幹,千里路遙遙,不知何年才能走完啊。”宋彪倒是不着急,道:“慢慢來,你是農業大臣。身負重任。從běi
出來之前,我和唐總理説到內閣的事,我説現在就是幾個內閣大臣最重要,農業、財政、工業、
通、水利。你們農業部是當之無愧的帝國第一內閣部,任務艱鉅,咱們能挑選出來的一
人才都給你派了過去。你們農業部的外國專家局聘請的外籍顧問甚至不比工業部和國土資源部少。其實,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正因為我們和美國的差距大,現在又盯着美國學習,他們怎麼幹,我們就怎麼幹,他們有什麼法律,我們就頒佈什麼法律,只要我們繼續堅持學下去,我們的發展也會是更快的,我們進步的空間更大。”譚濟伍則道:“現在也就東三省能有資格和美國工農業比拼,條件好啊,按照東三省目前的發展速度,預計十年後就能是美國的工農業水平,到了那時候,咱們中國可就算是走上覆興的第一個台階。”宋彪道:“話是這麼説,可關內關外差距太大也不行。咱們當初制定《耕地保護法案》,目標是希望控制土地兼併,確保每家每户都有一部分田地,所以各省都有權制定一個增產税上限,每户持有的土地超過一定畝數就開始增收增產税,關內一般都是在六十畝地的上限,東三省最低得十垧地,也就是150畝,話説回來,東三省每家持有十垧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往年,你在東三省有一百垧地都不好意思自稱地主。咱們的情況特殊,農業人口太多,耕地面積平均值低,所以就只能這麼辦,儘可能讓每户的土地都相對更為平均,逐步取締大地主階層,讓農業累積資本向着工業
動,遏制土地兼併。現在回過頭一看,關內關外不管是農業,還是工業的差距都在急速的擴大化,對於內閣而言,這樣的情況是不好的,東三省要繼續加速發展,同樣的,關內也要抓緊時間追趕。”王永江和譚濟伍聽着這話都沒有説什麼,説起來容易,不過是上下嘴
這麼一碰,實際辦起來可是太難了。
為了遏制土地兼併和土地的相對均化,農業部已經借債成立了中國農業銀行,在全國興辦農村信貸所,像小户農業發放貸款,幫助農户逐步從大地主階層中回購土地。
總的來説,中國經濟想要發展,工業想要擴張,農業就必須先發展起來,只是中國農業的發展又是最艱難的,也是空間極大的,既困難,又有希望。
宋彪不是總理,他對這方面考慮的並不是特別多,此時和王永江、譚濟伍也只是隨意的談一談,察哈爾省的生長齊灝就在一旁聽着,並沒有説太多話。
東北新政之時,東北發展就是學美國和德國,皇帝自東北入主天下之後,如今所推動的帝國新政,或者説是神武新政實際上就是東北新政的延續。
關於神武新政,宋彪在戰略方向上簡單的做了一個定義,那就是“靈活多變學美國”完全學美國是不可能的,中美之間相似的地方很多,不同的地方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靈活多變,繼續借鑑德法英等國。
這幾年間,派往美國和德法英等國的考察團很多,省長一級基本都安排過一次赴歐美的考察,zhōngyāngzhèngfu和各省zhèngfu採取強勢的新政問責制度,一切目標都是以學歐美為主,以此強行推動中國向前發展。
身為察哈爾省的省長,齊灝的工作壓力相比其他各省要輕鬆一些,因為察哈爾省的農業和工業發展都是圍繞牧業運轉,而牧業正是他的強項,但他最大的壓力是要承擔着整個北四省的未來,以及安撫蒙民和巧妙增加漢民數量的問題。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