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一五計劃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話説回來,小本何嘗不是如此?

雙方都是借錢打仗。

身為君主立憲皇帝,宋彪最輕鬆的地方就是不用過問zhèngfu財政赤字的問題,那是唐紹儀應該負責的工作,他只管如何花錢確保打勝仗。

大致將這份報告看完,宋彪繼續和張康仁問道:“央行目前的情況如何?”張康仁道:“央行這邊的情況還不錯,主要各省的分行都已經建立,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回收各省此前的舊幣,現在全國已經止直接使用白銀,通貨幣只能是zhōngyāng貨幣,關東則繼續允許通行奉票,對於進一步在全國推行銀圓和銀圓券的工作很有利。前朝是白銀和銅的混合本位制。全國主要通貨幣實際上是銅錢和新制銅圓,數量驚人。統一改為銀本位制後,央行承擔的白銀壓力是很高的。如果繼續按照現有規模不斷從國際市場購入白銀,依照中國的經濟總量,白銀價位至少要增長20%,假如國際資本介入炒作,那可能就會更高,所以。我和總理商議之後考慮儘快採用金銀混合本位制分擔白銀壓力。新增發行帝國zhōngyāng銀行金圓券則以黃金和外匯為儲備,每圓含金率為0。7535克,同銀圓券依據國際市場金銀兑價採取浮動匯率計算,但在整體上。金圓券和銀圓的市值基本對等通,每一百銅圓繼續兑一銀圓,實施固定兑率,在對外經貿中主要使用金圓券,對內則採用銀圓結算,國內大宗易同樣可以採用金圓券結算,以此減少國內貨幣對白銀的需求量。”貨幣無小問題。

宋彪仔細考慮一番後,同張康仁説道:“英德兩國對峙的越來越厲害,雙方軍費增長的極快,我預計短則五六年。長則七八年,英德多半是要有一戰,概率極大,一旦開戰就是世界範圍內的歐洲大戰。如果遭遇戰爭,你認為國際和國內金融市場會如何波動?”張康仁慎密的思量片刻,答道:“國際黃金價格會增長,白銀則會隨之飛漲,因為國際黃金資產有限,白銀資產則相對較為充裕。在購入黃金的難度較大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必定會大規模向白銀。白銀價格一旦飛漲,國內貨幣兑價就會出現大幅波動,造成國內物價隨之暴漲。如果真的是這樣,國內最好還是要加快金本位制的轉向,想盡辦法增加黃金儲備,大量增發金圓券,一旦金圓券和銀圓券兑價出現大幅度波動,那就直接放棄銀本位,實施金本位制度以避免衝擊。如果這麼做的話,國際銀價就會下跌,迫使金圓券和銀圓券的兑價暫時穩定住。”宋彪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更多還是要依靠張康仁的判斷來決定自己的對策。

就在宋彪進一步思考之時,容星橋道:“皇上,臣下以為zhōngyāngzhèngfu當出台政策強行控制金銀貴金屬,以金銀券收購貴金屬,由zhōngyāng統一持有黃金和絕大多數的白銀儲備,銀價高則拋售,銀價低則購入,在較長時期內持續穩定住銀圓券的價位。”宋彪微微頷首。

這樣的政策雖然過於強硬,實則是保護國家和國民資產價值穩定的唯一辦法,否則,不管白銀價格是過漲還是過跌,對中國經濟都是一場劇烈的損傷。

從長遠來看,還是要儘快的轉變為限兑金本位才是治標治本的辦法。

所謂限兑金本位就是在金本位的基礎上,限制金圓券和黃金的兑換,私人不能持有黃金,只有外商、外國zhèngfu才能用金圓券從中國央行兑換黃金,並且有數額限制,籍此極大的減少國家黃金儲備的失,而黃金儲備主要運用於外貿結算領域。

只是中國的經濟規模太大,即便實施限兑金本位制度也缺乏足夠的黃金儲備。

宋彪思索了很長一段時間,此時的他已經要從各個方面都開始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衝擊,不僅要確保國家乘機在一戰中受益,還要保證國民資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穩定。

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展起來。

因為缺乏在金融領域的專業素養,宋彪在思索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和張康仁道:“英德在未來五年中全面爆發歐洲戰爭的可能至少是50%,所以,央行和財政部一定要制定絕對可靠的應對之策,提前做好準備,正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至於貴金屬的控制問題,黃金是一定要在全國範圍內控制住,只能由國家持有,白銀則儘可能地集中在zhèngfu儲備。短時間內想讓全國都接受紙幣,那是不可能的,銀圓的通行量肯定不能小,這裏面就要多想點辦法了。”張康仁點着頭,道:“請皇上放心,臣下等一定竭盡所能,務必想盡辦法處置此些事。”宋彪微微頷首,和容星橋繼續問道:“遠東那邊的情況怎麼樣?”容星橋道:“回稟皇上。咱們這邊的情況還好,此次戰爭的開銷倒是比預計的少一些。時間也短了很多,對國內經濟和遠東商行的進出口貿易幾乎沒有太大影響。zhèngfu今年的生絲税降的很厲害。國內的柞蠶絲出口創了新高,按照目前的趨勢,預計全年能突破四千噸,桑蠶絲出口也比往年厲害的多,大致能恢復到三千噸的規模。明年的話,桑蠶絲出口的恢復增長速度還會更多。去年的大豆、砂糖和煤炭出口也很順利。到目前為止。遠東銀行還有接近六千五百萬英鎊的外匯儲備,只是説起來很多,真等zhōngyāng一五和二五計劃的175項工業計劃一啓動,這些錢也就遠遠不夠分量了。”宋彪嗯了一聲。鼓勵道:“175計劃關係到整個民族的偉大復興嘛,投資規模偏大是很正常的,遠東這邊一定要鼎力支持,內閣zhèngfu那邊也不容易,如果國內還不支持,那他們再去國外找援助就更不容易了。”容星橋道:“皇上聖明,內閣zhèngfu確實是不容易啊。”他們説的這個175項工業計劃是內閣zhèngfu一五、二五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還沒有正式公佈,從去年底其實就已經開始辦理,所謂“175項工業計劃”最初是宋彪在東北新政時期提出的150個大工業計劃。就是要在全國範圍內建設150個大型工廠、工礦和新型企業,完整的建立中國的化工、化肥、能源、鋼鐵、船舶、冶金、電力、通信、汽車、紡織、機械、機牀、動力、五金、食品、玻璃、水泥、陶瓷等等產業體系,用150個大企業帶動整個工業發展,50個側重於基礎原料的供應,50個輕工業,50個重工業。

東北當時基礎薄弱,最初連火柴廠都沒有,肯定搞不出這麼多新工業。

經過這六年的高速發展,東北現在是基比較紮實了。如果沒有內戰的突然爆發和推翻滿清的光復革命,東北的二五計劃就準備實施“150項大工業計劃”和宋彪商議之後,唐紹儀總理就打算在帝國一五計劃中完整收“150項大工業計劃”並且擴大到175項計劃,將電力、通信、汽車這些高技術產業也納入進來。

內閣zhèngfu也是雄心萬丈,希望是通過在全國建設175個大型工廠,推進三十到五十個大公司的發展,在整個工業體系領域取得系統的大進步。

按照唐紹儀的設想,175個大工廠中,1/3是zhèngfu和民族資本合資興建,1/3是zhèngfu、民族資本和外國商人合資,1/3是民族資本自建,zhèngfu統一提供政策優惠,zhèngfu出面協調引入技術和設備,聘請外國專家指導,建立與之配套的教育體系和市場管理政策,以及其他配套的各種設施,包括鐵路、電廠等等。

東北的工業基礎好,資源豐富,大企業也多,目前的175項計劃中,東北佔了1/3,直隸魯豫晉佔1/3,江浙、湖廣、兩廣、四川加起來佔了餘下的1/3,總體以東北最多,江浙其次,直隸和湖廣再其次。

遠東財團財力雄厚,技術和產業基礎好,按照目前的規劃,遠東財團在175項中至少能佔到一半的機會,可唐紹儀有限制遠東的意思,另外還想扶持其他商團。

唐紹儀畢竟是唐紹儀,他已經有反壟斷的傾向了,只是現在迫切需要遠東財團出力,特別考慮遠東財團是皇帝的私人產業,他還是非常謹慎的小心處理。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