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然,興安盟之所以重要,那是因為遠東礦業總公司很早就在這裏據傳統礦點進行勘探,發現了兩個大規模的銀礦和一箇中型金礦,以及規模龐大的鉛鋅礦、銅礦和豐富的煤鐵資源。
興安盟本身具備極好的農林牧業條件,這裏不僅有大規模的甜菜種植產業。也有大規模的新牧業和林業,通過和興安盟軍墾局的合作,遠東財團在這裏購置了大量的土地建設新城市。開設工廠,而鐵路也在1908年4月份緊急修通,向外大規模的出口煤鐵礦和木材,預計在1910年左右,這裏將每年開採出四千噸的銅和超過三十噸的白銀,以及數量更多的鉛鋅。這些都是軍工業的重要基礎,對東三省自然更為關鍵。
乘坐火車抵達興安盟後。因為陶克陶胡還沒有到,宋彪就乘着這個機會去附近的煤鐵礦和鉛鋅銀銅礦視察,此後也去了遠東興安盟糧食加工總廠視察,興安盟糧食加工總廠是遠東糧牧總公司的下屬子企業,也是本地投資規模最大的企業,通過和興安盟軍牧局聯營合作的方式在本地開拓甜菜、大豆、玉米、土豆的深加工,用加工之後的豆粨、菜葉等加工飼料,在本地也經營
粉加工。
在興安盟視察了兩天後,陶克陶胡才隻身帶着幾十名部下進入興安盟軍牧局的轄區,在軍牧局巡防支隊的押送下,抵達軍牧局機關部和宋彪見面。
陶克陶胡一直被稱作蒙古抗墾起義的領袖人物,這些年在蒙古民間的聲望很高,這説明蒙古人整體都非常反開墾,哪怕是宋彪這種以牧業為主體,並且大量聘用蒙古本地人的開墾方式。
沒有人喜歡被改變。
特別是在清代,蒙古還是很看不起漢人的,僧王瞧不上曾國藩就是典型事件。
東三省目前的軍牧局是比較多,在全三省總計有十四個,規模都比較大,和建設兵團的設置很相似,在地方擁有相當於直隸州一級的行政管轄權,面積則通常相當於一兩個縣,興安盟相對而言就算是比較大的,總轄區在一百三十公里方圓。
相對於廣袤的轄區,因為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建設,興安盟軍牧局機關部就還算是比較簡陋的軍事營區,畢竟處於創業期,今年才剛開始有比較豐厚的利潤和地方税收。
對陶克陶胡而言,興安盟軍牧局則又更是一個傷心地,據説他有一個兒子和兩個親戚就在這裏被擊斃。
聽説陶克陶胡抵達後,宋彪還是很熱情的安排了一桌酒席,並且邀請當地有一定知名,也是聯繫陶克陶胡的中間人——本地蒙古貴族慶林陪同。
慶林這個人比較特別,他和增韞的關係不錯,所以從一開始就很支持興安盟軍牧局的工作,也轉讓了大片土地給軍牧局,而宋彪則投桃報李,給他機會在興安盟糧食加工總廠和銀礦入股。
一直到了晚上,天漸黑,陶克陶胡才在巡防支隊的押送下抵達軍部機關,在警衞營檢查之後。他才被帶入機關樓和宋彪見面。
興安盟的面積太大,就算是騎馬來去一番也要一整天的時間,宋彪和慶林早有預料,只是不知道陶克陶胡具體在什麼時候才能抵達,兩人就在機關會客室裏閒談。
宋彪和慶林實際上也是第一次見面。此前來往於他們之間的是東北新軍墾牧處的蔣政源和吉林巡撫增韞,慶林的蒙古爵位是鎮國公,比宋彪的一等公在級別上要高,可哪怕宋彪真是普通的大清國官僚,比如説曾國藩、李鴻章這樣的人。兩者的實際差別也是很大的。
何況宋彪在東三省手握着接近五十萬的軍隊,在他面前,慶林顯得非常安份和低微,這個人大約四十歲左右,年輕時曾在奉天書院就讀,捨不得世襲貴族身份的他肯定不會放棄爵位參加科舉試考,不過。他的漢學底藴還是很深厚的,在宋彪面前談了許多和荀子有關的經史之論,謙謙恭敬,頗有討好之意。
兩人這已經談了幾個小時,除了談荀子。差不多也將興安盟本地的情況、歷史、趣事和這些年的抗墾起義都討論了一番,陶克陶胡才姍姍來遲。
進了門,已經被收繳了武器的陶克陶胡立刻上前參拜,先拜慶林道:“郭爾羅斯前旗陶克陶給科爾沁右翼前旗主沁爾林格問安了。”慶林點着頭,嘆道:“你這能來就好,也算是給我面子了。趕快給中堂大人請安,中堂大人對咱們不差,一直想給咱們蒙人找新活計。不至於老守着祖業不知進取呢!”陶克陶胡這個四十歲左右,只是常年風吹雨淋,看起來要比同年紀的慶林蒼老很多,彷彿像是五十歲的樣子,身材不高,也有點清瘦。看着倒像是很有正氣的人。
他這就上前再拜宋彪,道:“旗民給東閣大學士宋中堂大人跪安了!”仔細看了陶克陶胡一眼。宋彪還是很驚訝於現實的種種離奇,他怎麼也沒有想過四大蒙匪中的陶克陶胡居然有膽子跑到興安盟軍牧局來見他,而且是主動求見。
想了一下,宋彪就和陶克陶胡説道:“你起來吧,我和慶林旗主等到現在,肚子都餓的亂叫喚,咱們還是邊吃邊談,談的成是好事,談不成就當過來見個朋友,打個道,相互瞭解一下彼此到底是怎麼想的。”陶克陶胡也沒有起身,再拜道:“中堂大人,草民就是想給咱們蒙人找條活路,如今您和朝廷到處開墾的都是咱們蒙人賴以活命的草原,您多開墾一畝地,咱們就得多餓死一匹馬,餓死十匹馬,咱們就得餓死一個人啊。草民今
冒死而來,就是想請中堂大人手下留情,體恤我蒙民艱辛,收回各地軍牧局和官墾局的成命,給我等一條活路!”宋彪神
嚴峻的微微頷首,卻道:“邊吃邊談吧,有些事,三言兩語也説不清楚。”民族之爭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至少從興安盟軍牧局開墾以來,宋彪並未造成蒙古牧民大規模離家失所的局面,基本人人都能保證生計,這也是身為旗主的慶林和軍牧局合作愉快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