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慈禧死了軍座新婚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1904年逐漸興起的“收回礦權”、“保路風”、“實業救國”的大熱中,本《朝新聞》如此誇張的形容道:有錢的中國人“正處於狂熱之中,他們抵押土地,掏空錢包興辦西方式的工業”據統計,從1904年至1911年,全國民間資本總計開設新式工廠650家,大多數都是繅絲業、麪粉業、紡織業。而機器、冶金、礦業僅佔1成。

此時在東三省註冊的新式企業則有9453家,礦產、水泥、食品、紡織、冶金、化工、製糖、飼料、玻璃、陶瓷、油脂、地產、鍋爐、機械、化肥、染料、火藥、輪船、列車、軍工、五金、電氣、通信、製藥…幾乎是能有的工廠都有了,本地能夠供應的礦產迅速增加到72種,金融、保險、證券公司等金融行業也逐漸完善,本地內外資銀行公司23家,本地公司註冊資本超過一千萬銀圓規模的超過44家,其中僅內外資銀行就超過13家。遠東財團下屬企業和控股公司在這44家中又佔據着1/3。

這樣的工業規模在載灃看來是那麼的驚人和令人羨慕,而張之所看的則是另外一種極致的強悍,他看到的美國式的大規模種植和畜牧業的發展。看到的是東北新軍在東三省發展擴張中的另一面。

由載灃和張之帶領的新政考察團在東三省的行程就此結束了,四十多名官員在1908年4月7乘坐京奉鐵路的火車返回京師,他們來時是如此之忐忑。歸時卻只能用驚悚和恐懼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對於東三省,他們不僅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還明白了身為東三省總督的宋彪為何如此霸道,為何不將清zhèngfu放在眼裏,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回到京師,載灃、張之、蔭昌三人就被慈禧召見密談,他們四人究竟談了什麼,除了他們之外也無人知曉,據説是張之説了一番實在話。他説,以他看來,東北新軍的開支每年恐怕遠遠不止一千萬兩白銀,相當於是北洋新軍的兩倍,除了已經知道十四萬新軍外。宋彪在東三省另外控制着大約不低於二十萬人的民兵部隊,裝備訓練也堪稱良,未必弱於其他各省新軍。

張之的這番話,以及他和載灃、蔭昌對東北新政的如實彙報對於慈禧之死有着極為關鍵的作用,假如慈禧此前對於收復東三省還抱有一絲幻想,現在則是真正的徹底破滅了。

甚至不客氣的説。只是兩年時間而已,東北新軍已經具備了消滅清王朝的實力,而東三省的財政完全能夠支撐東北新軍打完全國,支持東北新軍長期穩定以及更快的發展下去。

真相總是如此之令人恐懼,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裏,慈禧就註定要生活在這種令她窒息的恐懼中,不僅是她,包括載灃和蔭昌也都明白清王朝的生死已然cāo控在宋彪的手中,他們本得罪不起宋彪,就算清王朝現在發瘋圖強,實際上也晚了,不可能比東三省更快了。

兩年而已,宋彪就讓東三省具備了挑戰整個關內的實力。

在這場密談結束後不久,慈禧生了一場重病,就在清zhèngfu忙於制定第一份《憲政大綱》時,1908年5月底,慈禧病重的已經不能起牀,誰也未能想到,真正讓慈禧無法繼續堅持下去的居然是清zhèngfu赴東三省的新政考察團。

就在京師上下惶恐不安之時,宋彪卻漠不關心的繼續按照自己的進度工作、生活,和舒萱正式訂親,並且將婚期定在今年10月12,農曆九月十八舉行。身為東三省總督的男人,宋彪在婚姻大事上可選擇的餘地很多,不管是蔭昌還是袁世凱,都有那種招攬他做女婿的心思,可他實在犯不着。

他喜歡舒萱,因為舒萱更符合他的要求,知書達理,懂得照顧家庭,並且是非常難得的漂亮,出身名門,在美國接受過現代教育,這一切都很滿足他的要求。

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男人有個三四妾的都很正常,娶誰不是娶,可大老婆總還是要特別小心點,舒萱這樣的大家閨秀正是再適合不過的。

就在宋彪和舒家訂親後不久,並且忙着準備新婚的房子等事之時,光緒皇帝卻在京師之中病逝,享年38歲。

這比宋彪預想的要早很多,唯一的解釋就是慈禧太后也撐不住了,所以只能提前下手處理此事。隨之也如宋彪的預料,慈禧太后在兩天後病逝,宣統皇帝即位。醇親王載灃成了攝政王。

光緒死了,慈禧死了,此時的大清帝國舉國巨震,朝野悲痛萬分,東北新軍卻沒有太多的受,他們正沉浸在軍座即將新婚的大喜之中,全軍上下都蔓延着特別的歡樂氣氛和美好期盼。

軍座終於要結婚了。

大家去年就估算宋彪和舒萱小姐要訂親。居然拖到了今年,真是讓大家等了又等,可總還是很高興。全軍上下都恨不得一起去鬧房。

宋彪肯定是最高興的那個人,正好最近除了光緒和慈禧之死外,總督府和軍部都沒有什麼大事。他就安心給自己放了幾天的假期,親自在軍部機關宿舍區挑選了一片空地用於修建一棟別墅,也來一個金屋藏嬌。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